连续高温,多人确诊热射病,死亡率较高

最近这几天连续高温,就连早上停在路边买早饭,都能大汗淋漓。面对如此高温,室外工作人员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便是“中暑”。

然而,最近这几天各个平台都被“热射病”刷屏。

什么是热射病?

主要就是高温情况下,导致人体温度的调节功能失调,使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从而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把脑袋给烧坏了”。

图片来源于:微博-封面新闻

热射病说白了就是中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呼吸道等多个器官出现损伤,甚至会导致器官衰竭。

既然热射病是中暑的一种,那么与中暑之间有什么不同。

虽然说热射病属于中暑的一种表现,但是和日常常见的中暑并不相同。日常的中暑并不会影响到器官的基本功能,也不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只是会出现头晕、乏力、脱水等症状。

然而热射病会导致人体器官衰竭,死亡率较高,如果出现热射病症状后,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死亡率可达到50%。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人群,热射病的死亡率可达到70%。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高温导致的疾病。

看到这边大家可能会觉得热射病离我能很远,因此并不需要过度担心。

并非如此。

医院都陆续有被确诊热射病的病人,并且在短短几日已经有了死亡病例。此外,江苏、河南、四川等地都有被确诊热射病的患者。因此希望大家可以引起重视,不要忽视对自己的保护。

哪些人群要特别注重热射病?

①室外工作人群:最近高温来袭,早上7~8点左右就能感觉到热,像在室内工作人员,在最热的时间段都待在空调房,很少会出现中暑的现象。但是在室外工作的人员,需要顶着大太阳进行工作,长时间下来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休息的话,则有可能会患热射病

②疫情地区的医护人员:疫情爆发的地区,每隔48小时便会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检测的过程种,医护人员不仅要顶着大太阳坚持一整天,还需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热不说,还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这个时候便会容易出现重度中暑现象;

③患有低血钾病的人群:在高温的环境下,人体会不断的流汗,然而流汗的过程中同时还会流到很多微量元素,如:钾、钠、钙等等。当人体钾元素含量不足时,便会影响人体的散热能力,使体内的热量过高,从而出现中暑的现象。

④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下降,包括体温的调节功能。因此在高温的情况下中老年人的散热功能会下降,这个时候便会导致体内热量过高,从容出现中暑的现象;

图片来源于:微博-人民日报

最近,高温来袭,多地都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部分地区的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40°,绝大多数地区的最高温度也在37~39°。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出现热射病症状,尤其是以上这4类人。高温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防暑,预防热射病。

高温来袭,应如何预防热射病?

首先,需要避免高温外出,如果在需要干农活、或者必须要外出的话,尽量选择早上9点之前,下午5点之后,这样可以避开最高的温度,降低中暑的概率;

如果是室外工作人员的话,在工作的时候注意好防护,如遮阳帽、防晒衣、还可以随身携带挂戴式小风扇,注意水分的补充。如果在工作时,出现中暑现象的话,需要及时找个凉快点的地方,进行休息,避免中暑症状加重。

其次,室内工作人员需要对空调温度进行控制。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温度太低的话,不仅会影响关节健康,导致寒气入体,还会由于室内外温差太多,突然外出适应不了外面的温度,提高中暑的风险。因此建议将开空调的温度调至在26℃以上。长期待在空调放的话,人体会感觉到干燥,需要注意水分的补充,避免因缺水出现中暑的症状。

最后,中午适当的进行午休。中午适当的午休不仅可以缓解疲累,还可以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从而降低中暑的风险。如果中午没有午休时间的话,在工作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可以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等预防中暑的药物。

总结:面对高温来袭时,预防中暑、热射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少出门,尤其是在早上10点~下午5点之前,需减少出门的频次。

参考资料:

连日高温,多人确诊!警惕,热射病·环球网·-07-13

专家提醒:人体缺钾易引起中暑需加强营养保障·中国政府网·-08-06

貌似中暑,其实是低钾血症·医院·-08-12

谨防“高温杀手”热射病快来Get这份防高温指南·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07-13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11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