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藿香正气水quot中暑药

湛医堂第50期

愿您学而后思,集思广益!

藿香正气水≠"中暑药"

作者:陈珍玮医师

引言

热到爆炸!福建高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没看到这篇推送的亲们,是不是家里储存了一批“藿香正气水”?

我们先辟谣下:藿香正气水不能治疗“暑湿外感”,更不能预防“暑湿外感”!

有人要问,中暑就中暑呗,怎么还整个“暑湿外感”?

别急,这是中医术语,我们后面会解释。

西医病名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中暑。根据《内科学》的定义,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简而言之,就是外界温度过高、人体产热大于散热和水电解质流失。

正常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相对平衡,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我们现在所说的“空调病”,或者一动就大汗淋漓,就是因为体温调节出问题了,甚至是皮肤毛孔的开合出现障碍。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运动和寒战也能产生热量。静息状态下,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基础代谢,运动时肌肉产热增加。

人体产热散热:体温升高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约为正常的20倍,大量出汗促进散热。但是,大量出汗又会引起水盐丢失。这里所说的水盐就是前面说的水电解质,其中包含Na,Mg,Cl,K等矿物质。

中医证型解释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西医一个“中暑”的病名,中医就可以分解成好几个证型。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关于“中暑”的辨证类型有6个,分别是:1、暑兼寒湿证;2、暑湿困阻中焦证;3、暑湿郁蒸(三焦)证;4、暑湿挟滞证;5、暑湿伤气证;6、暑伤心肾证。

这6个证型大家不用记,只要明白一个病在中医的眼里有许多种变化,犹如孙悟空的72个化身,中医的白头发就是被这些证型给折腾的。

再来说说这个“暑”,中医认为暑是自然界的正常的组成部分,是“六气”之一,但是暑一旦影响到人体,导致疾病,就称为“暑邪”,就由正常的“六气”变成致病邪气的“六淫”。

暑也有时间段,并非一年四季都有,是从农历的夏至到立秋,这个时间才会中暑。

而传说中的藿香正气水,我们先看看其功效和适应症: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所以,它只适合治疗第一个证型:暑兼寒湿证中的夏令泄泻。这个证型的原因是,人们在夏季贪凉受寒,冷饮无度,导致胃肠气机不和,引起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看到以上的证侯,中医才会选用藿香正气水,给病人散寒解暑、化湿理气。

我们刚才说的暑兼寒湿证,如果没有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等胃肠道症状,只有发热恶寒、头痛,甚至无汗、骨节酸痛等外感表证,那我们就不能用藿香正气水了,就要选用“新加香薷饮”,香薷是“夏月之麻黄”,善于治疗阴暑客于肌表。给病人发发汗,睡一觉,第二天就能满血复活。

其他的五个证型,就需要不同的汤药,我给大家稍微介绍下:

1、暑兼寒湿证:新加香薷饮,夏令泄泻:藿香正气水

2、暑湿困阻中焦证:白虎加苍术汤、王氏连朴饮、枳实导滞汤

3、暑湿郁蒸(三焦)证:雷氏芳香化浊法+六一散

4、暑湿挟滞证:枳实导滞汤

5、暑湿伤气证:清暑益气汤

6、暑伤心肾证:连梅汤+连翘、竹叶

也有人说其他证型的中暑,他只要喝藿香正气水也能改善啊,其主要原因是:藿香正气水的制作方法是酒提法,采用酒精作为溶媒,其酒精含量常高达40%到50%,而酒精恰好能扩张毛细血管、促使皮肤散热,发汗。只要保持汗出就能预防中暑,一些民工在中午喝高度白酒预防中暑的原因也在此。这也就解释了正气胶囊和正气液疗效差的原因,因为它们的制作工艺不是酒提法,所以疗效差。

夏季养生和预防中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此段话的中心思想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日间多热,而使得心情烦闷,当汗则汗,不因多汗而烦怒,应心爱此状,乃得成长之道。如反逆之,则心脏受损,因夏属火应于心,如此心在夏受伤后,则秋季来时必生咳病往来寒热,以至秋季无法存够充足的营养,免疫系统必弱,到了冬天必生重病,亳无固表能力应对外在气侯之骤变。

预防中暑:

1.暑热季节要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改善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居住环境。

2.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暑热季节要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3周时,应饮用含钾、镁和钙盐的防暑饮料。比如:中药的“六一散”、“生脉饮”,这些都含有很多矿物质,并能清热、生津、利尿。如果想简单点,就到市面上买运动饮料,这些也能补充随汗液流失的电解质。

3.炎热天气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避免穿着紧身绝缘服装。

结束语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是中医不行,而是证药不符。用药如用兵,是药三分毒,请谨慎用药!

医师简介

陈珍玮

主治医师

执业中药师

运动康复师

能推拿不针灸,能针灸不开药。

民国时期“同安名医”——陈剑柱。

中国《中药学》专家——陈齐光教授;

中国《推拿手法学》专家,福建省脊柱病首席专家——王诗忠教授团队;

福建省针灸协会荣誉会长,针灸手法首席专家——陈以教教授;

福建省《黄帝内经》大家——王尔宁教授。

中医整体辨证论治;

中医传统推拿手法的理论和操作;

脊柱相关疾病的整脊疗法;

人体核心肌群的多种力量训练方法。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喜欢即是有缘!

打赏

喜欢即使有缘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
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skangd.com/zszl/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