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談公益讲座Q:1.孩子们为什么容易感冒?
谈昇院长答:
实际上这个问题严格来讲不是个问题,真氣堂儿科总计接诊量已超过十万人次,我们真氣堂每年儿科接诊量在一万五六千人次,其中我的年接诊量在五六千人次,扁桃体肿大的占四五千人次,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八九个人扁桃体肿,感冒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是没有办法去掉的自然生长过程当中的一个生理现象与季节的反应现象。不要把他当成一个坏事。通过多年临床与生活观察,几乎没有小孩不感冒。感冒是孩子们无法躲避的一个生理现象。有些家长也说孩子都没出门一变天也感冒。
谈昇院长为小儿把脉诊断
还有些上幼儿园的小孩子爱感冒,通常10月份到3月份月份为高发期,通过我们的观察3月份天气还冷,10月份来暖气,每个幼儿园房间里和室外温度相差大概2度,孩子们在房间呆的时间过久,得天阳的机会就少,皮肤温度降低,皮肤得不到光合作用的温暖,孩子抵御寒邪的能力就降低了。3月份冬天的寒邪没有退净,春天的春气已经来了,有时中午热早晚冷,早晚温差大,天气骤变则生感冒。“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谓形气未充,则是指小儿形小,身高也小,骨骼肌肉都没长起来。血管的循环微循环,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也不够,形未长起来,气不盛。气则指脏腑的功能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脏腑娇嫩则是指小儿的五脏六腑都还在生长,处于成长状态,长到十六七岁才达到一个饱满的状态,所以他的五脏六腑都还处在一个完善的状态。
谈昇院长为小儿把脉诊断
他自身对温度的调节相比成年人要弱很多,处于低温的状态毛孔开合容易失调,就特别容易着凉。孩子感冒的第一个症状往往是打喷嚏、流鼻涕,继而发展成发热,扁桃体肿,晚上往往容易发热,我们中医中认为在夜间十一点之后人体的阳气潜藏,同时自然界的温度也开始下降,肺气的抵抗力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下降,则邪气致胜。发热往往是第二个症状,发热持续3、4个小时才出现扁桃体红肿,发热第3、4天如果烧不退,扁桃体极易化脓,尤其是平时扁桃体有肥大或者容易肿的孩子极易化脓。所以10月至3月感冒,换衣是关键,‘民间有俗语二八月乱穿衣’对应的阳历季节刚好是3月份和10月份,早中晚温差大,小孩换衣不及时,出汗后吹风等都会导致感冒。每个人都有一团阳气,中医中则说小儿为“稚阴稚阳”此处的稚则处于刚刚生长的状态,就像春天的树芽一样,极易折断。而小儿则易趋寒热,一热或一冷都容易感冒。孩子为纯阳之体,没有那么多的情志,所以病情较为简单。70-80%的小孩都极易感冒。
谈昇院长观察小儿舌苔
通过观察我们接诊可以观察到每年五一和十一都是感冒高发期,这其中五一和十一排练节目的小孩拍完节目后往往会感冒。所以我经常给家长讲。十月份或者过节培训,你一定要注意,那个小身体暴露在外面,穿着那么单,寒邪从各个角度从头面入肺经入头部,从胸肺入肺、中焦肚子漏开入到中脘,腰部入肾,可以说侵蚀到了五脏六腑,所以这种感冒都非常严重,每年遇到的的孩子们参加节目的,经常表演节目的孩子感冒起来病情都非常长。一般感冒我们有3、4付药就拿下来了。像那样的孩子,咱们至少要调三四次才药才逐渐能减轻,而且他也是经常用抗生素啊,经常用头孢阿奇霉素等等药,也形成一定的耐药性。抗生素对他的阳气、肝肾也有一定的损伤,所以咱们转回头来再说呢,就是我给家长经常讲的感冒不是个坏事,就是我们不愿意接受,不愿意让他们发生在孩子的身上,频繁的发生在孩子的身上。
谈昇院长诊治肠系膜淋巴肿大患儿
经常像咱们看的小孩子家长说,把学费交上了,交了一个学期学费,一学期三个月才去了一个月。有些可能是刚一去就在家里待着,刚去两天就回来,反复吃药,就一个冬天都吃药,要说这样的孩子在咱们这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我说就掉到感冒的窟窿里面去了,我把他叫一个感冒综合症,所以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地域,是一个气候和一个孩子穿戴方方面面形成的一个一种社会状态下的一种疾病,感冒它不仅仅是一个气候问题。你看有说家长就呆在家里面,待在家里面呆上几天,药吃上就好了,好了以后就有抵抗力了,刚好上两三天你送进去就舒服了,又感冒,反复几次,我吃起来学习还得受罪,凡事你要听了咱们话待下来的人,一般来讲都恢复的好。凡是着着急急地送到学校去的就反复感冒,所以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因素呀,自然界气候因素,包括他自己的饮食起居的条件等等一切造成孩子们反复感冒,这是咱们多年观察的一个经验,也是一个心得。
Q:2.孩子感冒有几种类型
谈昇院长答:
从伤寒、温病来讲:仲景伤寒论里面包括感冒,桂枝汤、麻黄汤,不一定完全就是治感冒的方子,但咱们把这个方子用在孩子的治疗外感的上面疗效非常好,所以从伤寒到温病学说发展了多年,咱们总结起来就是几种,还是根据季节来分。一个是春天三四月份,正好是自然界的风升起来的时候,风升起来以后要播种万物,把种子、花粉等洒在大地当中,万物要生长,所以风善行数变,是助生长的,但是风也伤人。在内经里面也有好几种风的说法,有寒风、谋风、大罡风、柔风、弱风、婴儿风等,所以春天的风一般是弱风和婴儿风,但这个时候一般夹杂寒风。
三四月份的时候虽然春天到了,但是冬天的寒邪还没退尽,有时候还下雪,所以风里面还夹寒邪,有时候不下雪或不下雨加燥邪。风邪:所以只有风的简单讲就是伤风感冒,打喷嚏,轻微发热;风加寒邪:一般就是浑身疼,而且发热温度也高,烧起来不容易退,扁桃体容易肿大,又发热又浑身疼,有时候还出汗,所以这个就比直接伤风感冒重一点。
谈昇院长诊治发育迟缓患儿
五月、六月、七月份天逐渐转暖,有了热邪,有时候不注意受到热风的侵袭,伤了体表,这时候感冒就是风加热叫风热感冒,当然临床中我们要看热邪更重还是风邪更重。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或者是分几型感冒,风邪是每一型感冒都有的一个自然界的能量,在四季感冒中都有。
三四五月份风邪加温邪叫风温感冒,七月、八月是雨多的时候,这个时候热邪、暑邪里加湿邪。温邪和湿邪夹杂在一起叫湿温感冒或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一定要有自然界的现象,比如今年的多雨季节,有许多病人看病时说,之前从来不出汗,怎么今年就汗出的不停呢,是因为兰州的气候改变了,原来很是干燥,在二三十年前咱们的空气湿度就是30左右,现在空气湿度平均在58到60,假如下雨的话,空气湿度在78到80,湿度比过去平均提高了一倍,原来前20年身上基本上比较干燥,现在身上都潮潮的。湿度增高以后,湿气黏滞在身上,这叫湿邪。湿邪和温邪结合叫湿温感冒,湿温感冒的特点就是恶心、发热、呕吐、腹胀或腹泻,不想吃饭。
谈昇院长诊治新生儿黄疸
严重的中暑叫暑邪感冒。举例:前几年有好多民工38度到39度还在外面盖楼,当时在雁滩每年看一大批的中暑感冒,中暑也是感冒的一种,暑邪过盛闭于阳气。伤寒里面有一个叫中寒,举例:在东北将近零下20度到30度时,就会出现冻伤,这叫中寒。中寒和中暑是在自然界的两极温度,一个寒邪一个热邪同时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长时间的对人形成一定烤浊和寒邪的侵袭笼罩,这两个是在外感里面面比较重的。
感冒是从明代开始提出来,感冒从中医上来讲都叫表证,表证分两大体系:一个是伤寒体系,一个是温病体系。严重的就是中寒和中暑,中暑据我观察温度至少在36-37度以上。举例:前几年有些学生在下午上课时中暑,突然晕倒、口吐白沫、两眼上翻、手脚凉、身上出汗中暑。中暑的患者治疗先十宣刺络、针刺合谷、刮痧就清醒了。中暑和伤寒的特点不一样,暑邪是热邪,伤的是阳气,蒙蔽的是肺气和心包,人体的阳气不能挥发,就会出现中暑。
谈昇院长诊治肠系膜淋巴肿大患儿
惊风和中暑也是同样的,风热、风寒里都有惊风,多数患儿惊风在38度以上,有些37度左右也会出现惊风。惊风也是阳气把肺气郁闭,造成肺气不能宣发,影响到心包的输出,肝的阳气不能得到升发,瘀滞到一个状态突然就开始惊风,造成内环境和外环境紊乱不能正常运转而突然惊风,惊风是人体生理对疾病的正常抗邪反应。举例:几年前咱们这有一个惊厥的孩子,温度在37-38度左右出现惊厥,我们用扎针和穴位按压进行抢救,同时拨打,在抢救的过程中清醒过来又昏迷,重复了六七次,摸脉是沉细涩无力,我向孩子的妈妈说这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医院去检查,就是有心脏病,好像是二尖瓣缺损。所以这样的孩子高烧惊厥以后比较危险,因为他的心脏阳气受到瘀闭以后,整个心肺、大脑缺氧不能正常运转,在一定的时间后可能脑细胞等方面有一定损伤。所以针灸合谷、内关、人中等穴位有良好的醒神开窍的作用,实际上也是让他的内循环再循环起来,心脏阳气振奋起来,大脑的循环加强,脑细胞兴奋,不至于造成大的损伤。所以惊风是外感发热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个应激反应。
所以总体感冒的类型有:风邪感冒、风寒感冒、寒湿感冒、风温感冒、湿温感冒、暑热感冒。但是孩子和大人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情况,就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发育好一点,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给孩子喂养不当,主要生冷太多,孩子们几乎个个喝饮料、吃水果,几乎天天吃,还有冰淇淋等。孩子较小,饮食不当,过多、过于频繁的食用冷品,损伤脾阳、胃阳,所以小小的身体是抗不住大人的这种关怀,寒邪伤阳也是造成孩子的抵抗力低下的关键因素。
谈昇院长与治疗康复的小儿亲切合影
所以第一个是自然界的因素,第二个是饮食失调造成的。有时候在感冒、发烧、咳嗽、扁桃体肿大的情况下继续食用寒凉之品,就是在火上浇油,伤疤上撒盐。过去为什么疾病少,因为条件不允许吃这些东西,而且过去农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饮食三餐都比较规律、简单,虽然条件艰苦,但得病比较少。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得病的机会也多了,所以反复感冒也和养尊处优,吃的太好有关。感冒后大部分孩子伴有腹痛,B超检查一部分无异常,寒邪伤胃阳以后造成胃神经轻微痉挛是检查不出来的。所以我们汤药、理疗、挑四缝、艾灸配合治疗后就好多了,所以寒邪伤阳是无形的,B超是查不出来的。两个医学体系不一样,对疾病和人体的认知不一样,产生的结论和结果也不一样的。
中医认为得自然界疾病的六个因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伤到肌表都叫表证,依据邪气的性质不同,分为寒邪和温邪两大类,在里面又分了风寒和湿温。自然界的六淫和六气伤了人体,产生的表证就叫外感。
Q:3.孩子们感冒为什么要发热?
谈昇院长答:
我的观点:发热是我们聪明的人体对疾病在第一时间的认知和反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假如我们的人体对疾病不识不辨不别,没有抵抗,你来了我不发烧,直接传到里,那就严重了。所以发热就是对外邪侵袭到人体的邪气产生的自然反应,是一个良好的生命状态。假如没有这个现象,邪气对人体造成疾病的攻击就不是感冒,直入太阴或少阴就非常严重了。
谈昇院长为患儿诊断治疗
举例:地球在中医上讲是一个土疙瘩,但是地球在太空当中为什么掉不下来,内经上有一句话“大气举之也”。卫星和火箭出大气层时也要看时间,在哪个时间段、哪个角度发射,大气层薄的状态或气流缓和状态下发射比较好一点,如果是气流很急,恶劣的天气等,火箭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大气层是地球外围对地球保护的一个天然的能量,人体也是一样的。正常人身外有一层气,现在科学仪器能看出来,正常的人体是红气、黄气、白气,有病的大概就是黑气。人体卫外的气叫卫气,这个是实实在在的生命能量。就和咱们国家的疆土一样,边界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我给家长讲发烧是个好事,如果这孩子感冒不发烧,不发烧就会出现心衰,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发烧是人体对外邪的鉴别和抵抗的一个生理反应。所以我们每天补充身体的能量,让身体的正气涨起来,也就是身体的卫气,也是身体的抵抗力,卫气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也就增强。
西医把发烧认为是病毒或细菌感染,但是在中医角度讲发烧是个好现象,发烧是人体对疾病的鉴别,西医检查白血球升高也是抵抗,白血球低的孩子感冒就多,血象升高,血液的浓度提高是抵御疾病。所以不发烧就疾病就会更严重,手脚冰凉,六脉沉细无力,心脏的波动减弱,就是心肾两衰,需要抢救。
谈昇院长为感冒患儿诊断治疗
发热温度越高,证明抗邪的能力越强。70到80岁的老年人感冒,或者是慢性肾病、慢性心脏病、糖尿病的感冒往往不发烧,是因为他没有生命的能量和疾病作斗争。发烧是人体对疾病的抵抗,抵抗一次加强一次。西医治疗就是要把体温压下去,这个是个愚蠢的做法,那是它正和疾病在做斗争,凡是用头孢、阿奇霉素等药压下去后,停药后体温又会反复。生命的能量和病邪斗争,把病邪打出去后体温就恢复正常了,体温升高是身体的能量调动起来了。孩子感冒不发烧是错误的、愚蠢的想法,是对生命的蔑视,咱们生命对疾病的辨别、抵抗就是发烧,是人体聪明的反应。
瑞/草/扶/正/气憩/神/养/全/真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