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今年的小暑节气是从7月7日到7月22日。随着7月17日入伏,高温、高湿天气将频繁出现。小暑过,一日热三分,你准备好了吗?
此时人体阳气在外,脾胃空虚,饮食要特别注意清淡温软,少吃冰饮冷食,并不可吃太饱,以防腹泻,损耗气血。善养生者,此时应远声色,恬静养神,增加午睡。
小暑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之日,叫「初伏」,今年入伏是7月17日,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今年有两个中伏,8月25日结束。
三伏天正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关于三伏灸的介绍看这里)
小暑养生过好这五关
第一关:暑邪关
因为夏天温度和湿度都高,所以火邪和湿邪组合起来侵害人体,就导致了中暑。我们来看看暑字,上面一个日,代表毒热的太阳当头照,下面也有一个日,代表被太阳烘烤灼热的大地,中间的土,代表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小暑后很容易伤害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然后又造成暑病。
建议: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时候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第二关:养阳关
都说“春夏养阳”,很多人不明白,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为何还要养阳呢?夏季,人体的毛孔都张开了,容易让阳气发散。同时,大量的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伤津耗阳气。
建议: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房间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温保持在27℃最佳。如果长时间在空调房里,要注意关节的保暖,并且随时通风,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第三关:情绪关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情绪的波动,会造成血压易上升,心脏负担重,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容易发作。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此外,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复发,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建议:夏气应心,常怀适当的喜悦之情,不仅可以养心,还能养肺。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方面,应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第四关:饮食关
小暑过后不久就会入伏,伏天湿热,人易感到头晕脑胀,并且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小暑时节,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建议:这一时节,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多食用具有消热利湿作用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豆薏米粥等;可适当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等;尽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品。
第五关:睡眠关
夏季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建议:夏季天亮得早、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出相应调整。早睡早起,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尽量少睡懒觉,在鸟鸣充耳的清晨起床,可以令一日的精神饱满,不足的睡眠用午睡补充。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睡眠时间不够,可以通过午睡补充。最好平躺,不要趴着睡。
精彩回顾
癌症必读
癌症病人怎么吃?——癌症病人饮食疗法(一)
癌症必读
癌症病人哪些不能吃?——癌症病人饮食疗法(二)
夏天湿气重,读完这篇文章寒湿、湿热都赶走!
比中毒更可怕的是用这5种方式排毒!
“更年期”常识大全!知道越早越健康!
专家专栏,看这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