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墨守护健康之中医保健知识第六十二期

引言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再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等。

那么如何过好三伏天呢?我医院医院针灸科晏石枝医生,听晏大夫讲酷暑炎夏的养生之道,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互动。

我是本档栏目主持人:开心果。

嘉宾介绍

晏石枝

主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医院针灸科工作,擅长治疗脑出血,脑梗死,头晕,头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失眠,焦虑抑郁,亚健康等,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主持人:

三伏天是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特别是今年的三伏天大家的感受一定非常深刻,“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属于“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其实很多人“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请教晏大夫我们该如何避暑呢?

做客医生:晏石枝

过好三伏首先须得纠正一个认识误区,这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在大家的认知里伏天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错,正好相反!而是要一心防寒!为什么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你没听过“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主持人:

经您这么一说还确实是这么回事。据说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候,是这样吗?

做客医生:晏石枝

是的,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由于“冬病”等虚、寒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常常是在冬季发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缓解或消失,如果在夏季能够在此类疾病相对处于缓解期的时候给予治疗或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或减轻冬季的病证,这正是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都可以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冬病夏治的目的在于:

1.驱疾

夏季身体阳气最盛,皮肤毛孔大开,药物更容易进入穴位和经络,通过经络、气血到达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2.固元

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3.养阳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夏为阳,借助自然的阳气,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起到固元健体,补益阳气作用。

4.治未病

中医认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环境冰冷一片,如果身体内又有寒气,两寒夹击,不仅疾病不容易好,而还会导致寒气在体内的积累。冬病在冬季治疗只是治标,在夏季为治本。

通过“夏治”的手法,一方面驱除体内的寒气,去除引起的疾病的诱因,改变体质。另一方面冬季的寒气会在体内沉积成为病因,出现气血不畅、关节痛、手脚麻木和畏冷,夏天治疗可以除去病因。从两方面起到治疗未病的效果。此时冬病夏治,可直接将阳气注入,把体内的湿寒祛除,疏通血气,补充精神,恢复身体健康和活力。

此外,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都可通过冬病夏治起到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的作用,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主持人:

我看儿科冬病夏治更受追捧,原因何在呢?

做客医生:晏石枝

对儿童来说冬病夏治有三大优势:一是疗效好,小儿皮肤娇嫩,能更好刺激穴位,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进入血液发挥作用;二是副作用小,儿童选方用药较为温和,且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保护脏腑,降低副作用;三是使用方便,免除了最令儿童反感的打针吃药的麻烦。

主持人:

儿科冬病夏治治疗手法都适用于哪些疾病?

做客医生:晏石枝

冬病夏治适用于体质虚弱,反复易感的患儿:

①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变应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②消化系统疾病:长期腹泻及厌食等脾胃虚弱的病症。

③其他: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冻疮等。

对于儿童来说,“冬病夏治”治疗的年龄越小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脏腑功能、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抓住冬病夏治的良好时机,运用自然界的优良条件,配合三伏贴治疗,可使患儿的体质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

北京中医医院医院每年都有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治疗,主要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在三伏期间,采用特制膏药,贴在特定穴位上,达到一个冬病夏治的效果。

主持人:

三伏天也是女人美容养生的黄金期,为什么这么说快给爱美的女士们讲讲吧!

做客医生:晏石枝

妇科病,大多数是由于寒湿、气滞血淤、经络堵塞、血虚等引起的。宫寒更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甚至性冷淡都是宫寒的最直接体现。此外,面色暗沉无光、皮肤干涩松弛,脸上长斑,气色差,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肚子赘肉多、体形发胖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气血两虚引起的宫寒。

女人体内的环境或气象不好,就像是没有阳光的寒湿天气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当然就会气滞血淤,经络不通畅,代谢的垃圾产物无法排出,新鲜血液无法正常运送到,自然就会生各种各样的病。

要根治好这么多的病,只有改变好体内的环境或气象。冬病夏治能补元阳、散寒祛湿、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用冬病夏治把体内的气象,变得阳光明眉,就会冰雪消融、一切阴霾就会消散、经络通畅。

冬病夏治治疗妇科病,是从整体来调理,可温宫散寒,活血通经,调和气血,使面色红润,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排毒,改善体型,从而让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健康年轻。

主持人:

您刚才说好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那三伏天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呢?

做客医生:晏石枝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据医院急诊室大夫介绍,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伏天几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1.夏季少吃瓜,换吃参。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2.不吃冰饮、不吃雪糕,冷粥祛湿最好。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一定要记牢。

冷粥不冰,过伏天。夏天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生冷的,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的冷藏柜,适时取出后,放致室温食用。

3.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容易患头痛,面瘫等疾病。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4.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吹,在空调房里衣服要过肘过膝。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5.纳凉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6.老坐着。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喜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夏练三伏,但别傻练!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主持人:

您有以上说的这些问题吗,如果有需要引起注意啦。说了伏天千万不能做的事情,那可以做的事情都有哪些呢?

做客医生:晏石枝

1.温水澡,消暑胜过冲凉。

天气热,不少人会选择直接用凉水洗澡降温,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庄乾竹表示,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代谢速度也较快,直接冲凉,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热无法散出。洗完后不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还可能让人四肢无力、肩膝酸痛,甚至诱发关节炎和慢性肠胃炎。因此,伏天最好还是洗温水澡,水温在35℃-37℃为最佳。这个温度比皮肤温高,却比体温低,非常适合消暑散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怕受凉,选择用较热的水洗,其实这样也不对。温度过高可能会使浴室中的含氧量降低,容易发生因缺氧导致的晕厥。因此,洗澡的水温要以温水为最佳。

2.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3.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4.风扇,降温要比空调好。

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的排汗功能。排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用风扇代替来降温。还可以多开窗,加速空气流通也有助于降温。特别是老人,由于机体衰弱,对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调,出门可带把扇子。还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吹空调,也不要整天整夜地吹,可以开一会儿再关,温度也不要调太低,保证室内外温度不超过7℃,同时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身体。

5.绿茶,补水同时去火。

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脱水,因此大量补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补水时,可以选择喝点绿茶。因为伏天人体流失的不仅是水分,很多电解质也会流失掉,绿茶不仅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其中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对人体流失的电解质进行迅速补充,进而维持体液的动态平衡。此外,绿茶能够消除倦意,提神醒脑。如果不宜饮茶,可以在白开水中加点儿盐,也可以通过吃西瓜、喝绿豆汤等方式来补充水分,但绿豆性凉,对于小孩儿来说,不宜大量饮用。

6.棉质衣裤,排汗能力强。

研究发现,夏季穿衣是否凉爽与衣服的吸汗能力相关。棉质衣服不仅舒适、柔软,吸汗能力也强。所以,伏天穿棉质衣服可以加速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水,迅速带走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宽松的衣服也能让汗液迅速离开体表。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可以选择颜色较浅的衣服,如白、浅黄、淡粉、浅蓝等颜色。睡觉时,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这样可以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穿得少就一定凉快,当温度高于37℃的时候,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夏季男性不要赤膊出门,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7.绿豆,祛湿又健脾。

伏天湿热较重,容易导致脾虚,要注意健脾护脾。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绿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适当喝些绿豆薏米粥祛湿健脾。我国传统医学还认为,绿豆煮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食疗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应适当多吃些蔬果,特别是一些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蔬果,如西红柿、西瓜、黄瓜等。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这个季节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速皮肤对于光的敏感性,加重对紫外线的过敏。

8.游泳,最避暑的锻炼。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专家推荐了游泳运动,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此外,夏季在运动时间上也要有讲究。在气温较高、阳光较强时在户外运动,不但容易被晒伤,还会增加中暑、脱水等风险。因此,最好选择一早一晚到户外运动,即清晨和傍晚,这时气温相对低,阳光也不那么强烈。运动期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每隔10到15分钟,饮用毫升到毫升的水。

主持人:

酷暑炎夏应该如何养生我想通过晏大夫的讲解大家都受益匪浅,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晏大夫出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南二楼针灸科。

主持人: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我们节目的初衷,同时更希望广大志愿者们能够通过所学提升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把这些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别忘了每周三晚8:00,中医健康知识与您相约,欢迎朋友们届时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白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cs/3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