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的来临,室外不断飙升的温度昭示着夏天的到来。夏天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炎热,炎热除了会让人觉得难受外,有时候还会成为夺命杀手。
图源:搜狐新闻
新闻中的的那位小男孩死于「暑热症」,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中暑。为什么在车里会那么容易中暑呢?
图源:liliput-lounge.de
AndrewGrundstein博士与他团队做了一个有关封闭式汽车热量形成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上图,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即使室外温度只有20℃,一个小时后车内的温度就会高达46℃,更不要说室外温度分分钟30℃以上的夏天了,所以即使只是一小会儿,车内急剧飙升的温度就已经能让娇弱的宝宝中暑了,如果车内温度到达表中橙色部分时,就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程度了。
事实上,除了以上这种极端情况会导致宝宝中暑,像夏季这样高温高湿的天气也很容易导致宝宝中暑,那么当我们发现宝宝中暑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快来听听我们知贝创始人医生妈妈欧茜和肖彦医生怎么说吧。
中暑急救视频
下面的视频为知贝儿科联手人民卫生出版社制作的《知贝儿童急救视频》,本集由知贝创始人医生妈妈欧茜和肖彦医生参与拍摄。
不方便看视频可以看看下面文字版
宝宝比成人更容易中暑
婴幼儿被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简称: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列为中暑高风险人群之一,原因是: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健全。
宝宝的单位体表面积(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更大,容易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热量。
宝宝的单位体重产热更多。
宝宝对口渴不敏感,时常会忘记喝水。
当然,只要大人注意不把宝宝带到特别极端的环境中,重度中暑的宝宝还是比较少见的,对于轻微中暑,只要我们用对了急救方法,宝宝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不同程度的中暑
家长要如何处理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是指宝宝在中暑之前的一些症状,这个时候宝宝的体温是正常的,但是出汗开始增多,有的宝宝还会有头晕、胸闷和四肢乏力的状况。所以在炎热的环境下,如果宝宝出现了大量出汗、口渴、哭闹、发蔫的情况,家长就要警惕了。
我们可以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或者有空调的房间,及时给他更换汗湿的衣服,少量多次的喂一些含盐的液体,这样很快宝宝就能恢复。
轻度中暑除了前面所说的先兆中暑的症状以外,还有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皮肤灼热,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还有可能会出现皮肤湿冷、呕吐、面色苍白。
我们可以脱下孩子的衣服,用凉水浸湿毛巾全身擦浴。按摩他的手臂、腿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以便帮助恢复循环。如果我们及时处理,在数小时之内宝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若处理后情况无改善,医院让医生来处理。
重度中暑就是如果轻度的中暑没有及时的纠正,宝宝进一步出现昏厥、昏迷或者是肌肉痉挛的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医院让医生来处理。
特别提醒:不要随意使用药物治疗或者预防中暑,CDC明确指出,中暑的人不应该喝含酒精的饮品,因为这样做有可能引起更多的体液流失。而老百姓心目中的“防暑神药”藿香正气水,成分中含有40%~50%的酒精,除了可能会让中暑情况更严重,还有可能引起婴幼儿酒精中毒。
另外,由于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和一般的感冒发热不同,退热药对中暑引发的高热是无效的。
如果怀疑孩子中暑引发高热,请不要自行给孩子服退热药,有疑问应及时送医或尽快咨询儿科医生。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是可以预防的,做好以下4点,我们就能很好地预防中暑。
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外出,如果实在是要外出,可以选择紫外线不太强烈的时段带宝宝外出活动。
给宝宝及时补充水分,带宝宝外出活动的时候,时不时提醒他喝水,尤其是在活动出汗之外,我们建议给宝宝补充口服补液盐。
做好遮阳的工作,带宝宝外出的时候先要给宝宝戴好遮阳帽,穿上宽松舒适的衣服,妈妈还可以给宝宝打上遮阳伞。
保持室内的凉爽,天气炎热如果宝宝在家里活动,我们要空调、风扇使用起来,让家里的温度凉爽,让他舒适一些。
特别提醒:绝对不能把宝宝单独留在车里(即便打开了车窗也不可以),悲剧往往发生在掉以轻心的瞬间。
有的妈妈喜欢用轻薄的衣衫或者毯子罩在婴儿车上,帮宝宝挡太阳,但是这样做只会让宝宝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而且由于遮罩物会阻挡视线,家长很多时候是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异样的。
特别鸣谢:
参与本集视频拍摄的知贝创始人医生妈妈欧茜和肖彦医生。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年6月7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