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就快过去了,因为作为一个上海人,35度已经很凉快啦!但是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科普中暑的文章这个夏天已经太多,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想从不同的角度给大家说一说。
今年7月的时候,我们收治了本市第一例中暑患者,一个在烧瓦场工作的27岁年轻小伙子,在工作中突然倒下昏迷,体温41摄氏度,所幸被工友医院,可医院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体温,或者说核心温度降低。在发病后的2小时后体温仍然有39-40摄氏度。
从这张图你能看出在第一现场该如何降温吗?
也因此在转至我院的时候并发了严重的脑水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成功救治也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严重的脑水肿会造成脑组织受到挤压,颅内压升高,进一步挤压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脑功能受损,出现昏迷、癫痫,更严重将出现脑疝危及生命!
因此这个病人诊断为中暑中最为严重的“劳力型热射病”。
该病的特点顾名思义:以劳作为诱因,机体散热的失衡为主要机制,体温急剧升高且无汗、意识丧失、休克为临床表现。
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如教科书上一样同时伴有肾、循环、呼吸、凝血等多系统的衰竭,尽管如此在第一天看到他的时候,没有人能保证这个年轻人可以活下去,毕竟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50%。
入院以后我们给予了冰毯冰帽物理降温,器官功能的支持,以及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其实机智的你们可能发现,“好像你们也没干什么啊?”没错!因为患者并未出现其他脏器的并发症,所以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支持,给患者创造自我恢复的窗口期,而不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被其他因素给打垮。
我还记得他第一次睁开眼的时候,我们几个医生怎么喊他都没反应,只有他老板的一句“小X,起来干活了!”才能唤醒他,我想也许是乡音,也许就像我们最怕主任大声喊自己的名字一样。
人虽然醒了,但是他总是不搭理我们医护人员,发音也十分困难,但是可以完成我们给的指令动作,完成简单的算术,有时候听到我们在说笑,他也会跟着一起傻笑。这就是文章的开头所提到的后遗症,一直到出院前他还是无法很好的发音,一直照看他的姐姐也有3个孩子,并不富裕的她也经常会笑着说,“我这是又多了一个儿子要养活啦。”我当然理解她的言下之意,其实他的情况已经是不幸中之大幸,至少生活可以自理,干一些简单的活也没问题,也许是我们看的悲剧多了吧。
总之希望他在进一步康复(高压氧疗)治疗后可以恢复得更好。
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使组织内氧含量和储氧量相应增加。血氧弥散及组织内氧的有效弥散距离亦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对血管有收缩作用,故可减少血管渗出,改善各种水肿,如脑水肿。
那么,热射病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可致命严重中暑。前文所提到的循环、肾、脑、呼吸、凝血系统无论哪一个无法纠正最终可能都会导致死亡,大家要问,为什么太阳晒就可以造成这么多的并发症?一句话,理化因素所致的炎症因子风暴。
如上图炎症因子的释放与紊乱一般发生于严重感染后,而热射病的病因却截然不同,它是以高热为理化原因,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为主要原因而导致的免疫失控。
想象一下在你的全身有无数被“热疯”的炎症因子在疯狂的地打砸你的每一个细胞,从而造成全身各个器官功能的紊乱。(什么叫热疯?今天正巧看到一篇文章说,在印度,气温每升高一度,就会增加67个农民自杀~)
那么发现了身边的人中暑怎么办呢?两个字,降温。
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地给患者降温,转移至空调房,通风,冰块、冷水泼洒等等,早期的医院以后的救治有效得多的多!而至于住院以后,大家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全力配合医生工作,医患之间只有互相信任才是对病人最好,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真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