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骑行小常识

夏季临近,而炎炎烈日,难耐的酷暑并没能阻挡我们的骑行。但是我们还是要正视酷暑客观上带来的不利因素(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为了健康掌握一些夏季骑行的常识是必要的。

合理安排

1.利用凌晨和傍晚的时段骑行。现在凌晨四点半左右天就蒙蒙亮了,晚上要到七点左右天才完全黑了下来,而中午气温高紫外线强,因此我们要避开这个对我们身体不利的时段,尽量充分利用凌晨和傍晚的时间骑行。而在中午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地方(一般是目的地)嬉戏休息,这样既避开了高温,又不容易被晒伤。

2.路线要尽量安排在行车少,路面平坦,沿途荫凉的线路上。避免过多的爆晒和阳光直射。

3.行程往返最好公里以内,且连续大上坡路段不要过长。骑行时要掌控好速度,骑行速度不要过快,一般平路每小时20公里左右,街区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连续大上坡时按最佳经济速度骑行。需要注意的是中途多休息,不要拼命的赶队友,实在有差距提前知会领队让大家调整整体速度。

4.目的地要选择凉爽,有水源、饮食方便、可休息的地方,最好在可以戏水避暑休的地方休息。

及时补水

科学饮水

夏季气温高,运动中会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量大且快,所以夏季骑行要比其他季节饮用更多的水。总量上(按日行程公里左右)一般夏季一天需要饮水到毫升,这不包括吃进食物等所含的水量,也就是3-5个自行车水壶(ml)的量。饮水频率上,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由于夏季体内水分流失快,所以要及时补充,一般15-30分钟左右喝-CC水(约一杯)。

切忌在剧烈运动后拿起水瓶“咕咚、咕咚”一阵“牛饮”,这是一种错误的饮水方法,容易导致“水中毒”。这时,人就会觉得头晕、眼花、口渴,严重的还会突然昏倒。此外,盐分丢失过多还会造成人体的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引起肢体抽搐,反应迟钝,自我防护能力下降。如果在这种情形下仍然坚持运动的话,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肌肉、韧带拉伤。

因此单纯补充水分仅仅解决了问题的一方面,因此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除了水分之外,还要适当补充少量盐和钾,如有含有少量盐分的运动饮料、牛奶等饮品配合,更利于体力的恢复。

做好防晒

几乎男性车友都不爱防晒,认为防晒是女孩子做的事,尤其是要擦上黏黏腻腻的防晒乳,对很多男性来说都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不过防晒可不是为了爱美、不想让皮肤晒黑。事实上由于男性较热衷户外运动,但又不做防晒,所以50岁以上的男性,患皮肤癌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两倍!就算不想那么远,把防晒做好,不仅能减少中暑的机会,也能避免晒伤,晒伤、脱皮是非常痛的!

现在很多防晒乳都标榜清爽不黏腻,建议男性车友可以多试几款,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比较能让自己接受的防晒乳产品,或者如果不喜欢抹脸上,不防涂抹身上大面积露出的手、脚部位,至于脸、脖子,就是选择更直接有效的物理性防晒方式。

在毒辣的阳光下,多一份包覆,就能减少一分被晒伤的机会,而且不只是皮肤因为阳光照射而受伤,包括眼睛、头皮等部位,都应该做好保护。因此从头上的头盔、骑行眼镜、头巾、袖套、手套、腿套,也能减少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危险。

避免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夏季骑行时,要注意感受身体变化,如果发生抽筋、恶心、头疼、头晕、视线模糊、踩踏不稳、四肢柔绵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马上停止骑行。立刻平躺在荫凉处,松开衣裤、头盔、手套,撒水在头、面、颈、胸部,给身体降温。还可以在额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饮用淡盐水(骑行专用盐丸),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症状减轻或消失后不要立刻上路,请再多休息一会。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除应立即平卧荫凉处采取降温措施外,还应及时通知。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高血压、肝肾疾病和体弱的骑友,出行前更要携带好急救药物,途中随时掌控好自己的身体,感到不适及时正确处置。

多多休息

每个人的体力不同,骑行速度不同,所以体能好的骑友不要嫌弃骑得慢的骑友,记住,只有大家一起玩才有快乐,不然你就不会来参加团队骑行了。体力差速度慢的骑友也不要拼命追赶,体能差的骑友不要害怕会被丢下,因为团队是绝不会丢下任何一个骑友的,后边会有收尾的骑友保障你。

觉得有用要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觉得棒在下方点个{}鼓励一下↓

来个一键三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cs/7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