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8月份进入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幼儿的作息时间往往出现紊乱,睡眠时间相对于春季会少一些,加上由于天热食欲不振,出汗多,幼儿抵抗力较低,在这个季节里幼儿往往容易生病。因此,老师和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还要对如何防暑降温和预防夏季幼儿常见疾病要有一定的了解,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中暑
孩子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往往满头大汗、脸蛋通红,很容易被暑热伤害。细心的老师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口干、喊累、有头痛以及头晕的症状出现时,就是轻度中暑的征兆了;如果烦躁不安、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那就是中暑了,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预防小贴士
合理为孩子增减衣物,活动时尽量换上宽松吸汗的棉质衣物;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户外活动时避开正午前后两小时,可以让孩子戴上遮阳帽。万一有孩子发生中暑的情况,可以用冷毛巾给孩子物理降温,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
感冒
伤风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即各类病毒细菌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有鼻炎、咽炎、扁桃腺炎等。孩子由于自身集体防御功能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被感染,甚至是重复感染,在人多的场所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夏季的伤风感冒通常伴随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发热以及乏力等症状。
预防小贴士
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流通,避免人群密度过大的场合;如果班级里已有感染的孩子,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注意多让孩子休息以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蚊虫叮咬
夏季蚊虫肆虐,而孩子们的皮肤又过于娇嫩,极其容易被蚊虫叮咬,留下的包包不仅红肿而且奇痒无比,很多孩子都忍不住抓挠,抓破后又容易被感染发炎变得更严重。以及孩子出汗多,很容易长痱子、疖子或脓包疮,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加重,还可能引发败血症。
预防小贴士
针对蚊虫叮咬,可以准备花露水、风油精或驱蚊水、清凉油、薰衣草等,止痒消肿防止孩子用手抓挠。保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出了汗以后让孩子用小毛巾擦擦脸;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靠近草坪茂盛以及有水的地方。
肠
胃
疾
病
HISTORICALORIGINS
夏季气温高,细菌繁殖快,各种食物、水以及物品都容易被细菌侵犯,痢疾杆菌在30℃时,仅需要8小时就能增量一万多倍!再加上孩子的消化系统不成熟,很容易发生腹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问题。如果腹泻次数多,还容易造成脱水,因此这类疾病也同样不可小觑!
预防小贴士
夏季的腹泻很大可能是因为吃了被病菌感染的食物,叮嘱监督孩子不能喝或少喝冷饮、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是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餐具的消毒,厨房保持清洁干燥;如果孩子发生了腹泻,不要让孩子不吃东西,这样反而会加重腹泻,可以让孩子吃易于消化的如粥类的流质食物,还可以适当补充糖盐水,以免脱水。
预防措施
1.加强幼儿晨午检及全日观察。
根据当下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幼儿进行重点检查,以便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三早”措施。
2.全园教职工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保证幼儿充足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教室、走廊、活动室、幼儿所有用具、玩具、图书、被褥等进行定期消毒,并认真做好记录。
4.控制传染源。
幼儿园已发现某一种传染病时,立即停止对外进出幼儿,即不准收新幼儿入园,也不能让幼儿转园,对内不让幼儿升班或合并班,至检疫期满为止。
5.切断传染途径。
防止病原体传染给健康幼儿,必须采取措施对病人接触处进行终末消毒,幼儿外出或在家中接触某种传染病时,必须待检疫期满方可回园。
家长防控夏季疾病的要点
1.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
4.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