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冬病
夏治
中国传统
灸
三伏之时,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人们往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另外加之大量吃瓜果、冰镇饮料,为了避暑降温,时刻在空调的环境里,又容易感受寒湿之邪,导致耗杀阳气。寒湿一至,百病丛生。在阳气最旺的三伏天艾灸,将天火(太阳之火)与地火(艾火)有机结合,达到祛除寒湿、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功效,也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在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治疗疾病的效果。若寒湿气较重,督灸的同时加上平衡罐疗法(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调节脏腑功能),效果更佳。
三伏天做三伏灸排湿寒的效果是平时的3倍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身体排除寒湿伏邪最好的时机,此时来做艾灸可达到三阳相加,既同时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
预防伏邪潜藏
三伏天阳气聚集在体表,五脏空虚,阴邪伏在体内,没有办法顺畅地排除体外,伏邪容易潜藏在我们的心肺、脾胃、关节,腰臀,到冬季就会出现不适应。所以我们在三伏做艾灸就可温养五脏,保持体内阳气,以防此类现象发生。
疏通经络,愉悦身心
三伏天人体会感觉闷热不适,甚至会中暑、晕厥,这是因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被堵住了。通过艾灸把经络穴位打开,疏通这些邪气,人就会感到轻松、舒适,从而保持心情愉悦。
三伏灸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等。
2.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骨关节病等。
3.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的胃脘痛、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腹泻等。
4.妇科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
5.调理治未病:各种体虚、寒症、乏力等亚健康人群。
三伏灸注意事项??过饱或过饥状态下不宜灸疗;
??发烧,有湿热症状的人(身体感觉发热,口干、口苦舌苔黄等)及盗汗等阴虚火旺者不宜施灸;
??灸疗前后宜适量喝杯温开水;
??灸疗后饮食宜清淡,忌食寒凉及辛辣之品、酒类(特别是啤酒),多食植物蛋白、谷类,豆类等;
??施灸后皮肤出现微红灼热或着色、小水泡属正常现象,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起居有常,不熬夜。
年三伏灸时间表伏前灸:7月01日—7月15日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04日
闰中伏:8月0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灸:8月25日—9月10日
治疗科室
中医综合治疗室(门诊一楼)
咨询电话
-
门诊时间
07:30-11::00-17:00
??温馨提示:节假日不休息,疫情期间请提前预约,避免人群聚集。
(督灸??)
(盘龙灸??)
(隔姜灸??)
(温灸??)
(麦粒灸??)
(雷火灸??)
(平衡罐??)
总有一种适合你~
供稿:护理部编辑:王钰丹审核:薛瑜、丁自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