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疫情来袭,
香洲区医护团队
每天都需要安排协调大量的采样人员,
准备和运输大量的防疫物资。
正是这群抗击疫情的“健康卫士”,
让香洲抗疫有速度,
服务有温度!
同心抗疫护民健康
香洲区拱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火速组建起一支专业医护团队,第一时间入驻拱北辖区,全天候为辖区居民提供医疗保障。
凌晨1点:深夜里的守护
“我的眼睛突然很痛,还流眼泪,不知道怎么办……”7月14日凌晨,正在值夜班的刘晓丽医生及杨盈护士接到居民彭先生的电话。原来彭先生由于疫情被封控在某幼儿园里面,眼睛突发不适,他非常焦急。刘晓丽和杨盈立即穿戴好防护设备,赶往现场。
经过仔细的诊治,发现患者眼睛轻度红肿,睁眼困难,于是马上联系医院五官科医生联合会诊,并开具处方药。拿到药物后帮助患者上药,直到症状缓解,她们才放心离开。
“医疗保障队四个人分成两队轮流值班,但是我们晚上基本上都无法睡觉,一队出诊了另一队就得顶上。”7月12日进入拱北中、高风险区后,刘晓丽和杨盈就没有回过家,她们的丈夫也都是医务工作者,在前线忙碌的他们根本无法照顾家庭,家中的老人孩子就是她们最大的牵挂。
上午9点:管控区里的“及时雨”
居住在拱北海安园的何婆婆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由于小区被封控,无法外出购买药物,眼看着药快用完,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医疗保障队。
何婆婆
黄小媛(右)
黄小媛护士仔细询问何婆婆病情及日常用药情况后,立即开始进行多方联系,最终及时将药物送到了何婆婆手上。“感谢你们及时给我送药,解了燃眉之急。”何婆婆收到药物后连连表示感谢。
“为居民解决就医用药等问题,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每次听到他们感谢的话语,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黄小媛是一名党员,每次抗疫前线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以至于顾不上家里的孩子。“平时工作忙,孩子们只能点外卖,回家后我想给他们好好做顿饭。”
中午1点:烈日下的坚守
烈日当空,杨秀飞医生刚结束一个上门随访的病患救治,就接到社区打来的紧急海安园76岁的黎奶奶,诉头晕、头痛,气紧不适。他顾不上休息,又紧急赶到黎奶奶家中。
杨秀飞一边为黎奶奶的量体温、测血压,询问她的症状,一边与她聊天拉家常,以缓解她的紧张情绪。由于天气炎热,黎奶奶出现中暑症状,杨秀飞医生开了药,并叮嘱她注意休息。
完成诊治后,杨秀飞脱下防护服时,衣服已经湿透了,脸庞闷得发红,稍作休息,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今年57岁的杨秀飞已快到退休年纪,但他还是坚持冲锋在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抗疫有速度服务有温度
医院多名医生主动请缨,取消休假,在完成院内工作后顾不上休息,便奔赴核酸采样点进行支援。
7月15日,医院黄码核酸采样点人流量剧增,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核酸采样,医院迅速调动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20余人协助扫码、导流、采样等工作,不到半个小时便增设了5条黄码核酸检测通道,极大程度缓解人流压力。
“当遇到不会用智能手机来采样的老年人,我们会主动帮忙处理,避免老人有不良的情绪。针对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我们还专门开通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凳子和遮阳伞等服务。”医院相关负责同志说道。
这些温暖的瞬间每天都在上演,
平凡的一天,
却有不平凡的他们,
不舍昼夜地坚守着,
为居民朋友们筑起了安全屏障。
编辑:曲秋怡
初审:杨莹、胡诗琦
复审:王彪
素材来源:香洲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