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时不食”是精髓所在。
不时不食,万事万物生生息息、往复循环都有自己的规律,食物当然也有自己的时节。
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春吃芽,正当时,吃“它”最适合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应该多吃“嫩芽绿叶”,鼓励生发之气,这就是顺应了时节。
通常,人们将一些种子发的芽称为芽菜,如豆芽、枸杞芽等。
但事实上,还包括那些在植株上长出的幼芽、幼茎,如香椿芽、刺嫩芽、蒲公英芽等。
①枸杞芽:补肝明目
初春,枸杞长出嫩苗,嫩苗又称枸杞头或枸杞芽,略带苦味,后味微甜,很爽口,能清火明目。
从营养角度来讲,枸杞芽除了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富含有益健康的甜菜碱、芦丁。
春天适当吃枸杞叶能收到补肝气、益精明目的效果。
可以直接焯水凉拌吃,也可作为汤里的绿菜、煮粥、泡茶。
②豌豆芽苗:补气益中
与豌豆直接发芽的豌豆苗不同,豌豆芽苗,是豌豆生长过程中植株的嫩芽,茎干为中空的管状,叶片交叠生长,顶端长有嫩芽的叶苞和须尖。
由于在生长过程中,豌豆芽苗比豌豆苗,进行了更多的光合作用,因此,叶绿素的含量比豌豆苗更丰富,营养价值更高!
豌豆芽苗,是一种很好的调养身体的食物,食用后可以滋养容颜,补气益中,对于改善体质有许多作用。
豌豆芽苗是一种非常清凉的食物,可以达到清凉解暑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初春易引起的肝火旺盛,有很好的效果,可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容易上火的人,不防吃上一些哦!
③蒲公英嫩芽,清热去火
早春时节,蒲公英会发出嫩芽,此时的蒲公英嫩芽,味道鲜美,口感是最好的时候!
蒲公英被称为“春天里最好的下火草”,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又被称为“天然的抗生素”,有很好的去火消炎、清热解毒的效果,对于上火引起的嗓子疼等一系列症状均有效果!
另外,蒲公英,归肝、胃经,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保肝利胆的功效,善于清肝、胃热,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对于春季肝火旺有很好的降火效果!
蒲公英的根茎有很好的护肝排毒作用,预防肝损伤的效果。春季对应的就是要养肝,所以,吃点蒲公英对于养肝护肝有很好的效果。
春季多吃蒲公英,不仅可以预防上火,还能护肝健康!
如果,此时蒲公英还没有发芽,也可以用干的蒲公英茶来泡水喝,蒲公英根茶泡水,可保肝、护肝、降火;蒲公英叶茶泡水,可清热解毒、消炎抗菌!
夏吃瓜夏至过后,天气潮湿、闷热,瓜类清淡可口,能够清热化湿帮助人体排毒排湿,最适合夏季食用。
瓜类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大量水分,是对抗酷暑的最佳食物。
①丝瓜:通经活络
中医认为,丝瓜味甘性凉,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调理月经不顺等功效。
丝瓜的行气通络、化淤散结之功,对于女性的乳腺增生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丝瓜食用时应去皮,可凉拌、炒食、烧食、做汤食或取汁用以食疗。
如丝瓜洗净切片经开水焯后,拌以香油、酱油、醋等可做成凉拌丝瓜。
丝瓜清炒则清淡可口,清热利湿;
西红柿丝瓜汤可以清解热毒、消除烦热,尤适于暑热烦闷、口渴咽干时食用;
取生丝瓜适量洗净榨汁,按10∶1的比例调入蜂蜜搅匀而成的生丝瓜汁,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
②冬瓜:利湿消肿
药食兼用的冬瓜,一年四季都能吃,它不仅能补水,还能防止中暑症状的发生,核能预防多种疾病,堪称夏季第一瓜。
夏天食用,能润肺生津、清胃热、除烦止渴,还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帮助减肥。
冬瓜含水量最为丰富,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g含钾量为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
钾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营养素,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保护心脏功能、补充水分、消肿利尿、防止中暑都非常好。
并且,冬瓜皮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多种挥发性成分,具有消暑、健脾、利湿的功效。
冬瓜皮比较厚、比较硬,建议做冬瓜汤时最好带皮煮。
③西瓜:补水清热
炎炎夏日,最不能抵抗的水果就是西瓜,最适温度高、湿气重的天气,出汗过多后一口西瓜爽快极了。
不但西瓜瓤吃了能补水清热,西瓜翠衣也是营养丰富。
西瓜翠衣是指中间那层。传统医学认为,西瓜翠衣味甘、性凉,是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良药。
将新鲜的翠衣切成丁或丝,凉拌、做茶饮,或者熬汤喝,清热解暑的效果很不错。
秋吃果秋季阳气收敛,也是丰收的时节,栗子、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就应该在秋季吃。
这些坚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其中“长寿果”花生的蛋白质竟高达26%左右,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多吃。
①花生:养胃
花生可以帮助胃酸分泌量大的人缓解泛酸和嗳气。
但要注意,花生每天吃一小把就行了,同时注意减掉其他坚果或适量油脂的量。
最好生吃或者吃水煮花生,避免油炸。
②核桃:抗衰老
核桃是坚果中抗氧化性最强的一种坚果,而且其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非常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核桃仁表面那层褐色的皮,它的抗氧化物质几乎都在这层薄皮里。吃的时候虽然有点涩,但不能去掉。
此外,核桃中的脂肪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甘油酯,这是一种优质脂肪。具有净化血液、清除血管壁杂质、消耗体内积蓄的饱和脂肪的作用,所以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③松子:润肠
松子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等能起到滋润皮肤、缓解便秘等作用。
松子仁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脂肪,还含有棕榈碱、挥发油等成分,也能帮助润滑大肠、缓解便秘,尤其是对年老体弱者。
松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它有助于修复和促进组织肌肉的再生,维持人体所需的能量供给,具有提高精神和免疫力的作用。
松子中富含的磷、锰等微量元素,人体每天都要摄入多种的微量元素来保持大脑运作。它们具有抗疲劳以及补益大脑的功效,耗脑人群不妨多食些。
冬吃根“冬藏”以蓄积能量,而根部是植物储存能量最多的部位,冬天吃植物的根部就得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量来补充阳气。
①青萝卜:降火顺气
如果,体内有火,则不利于阳气的内敛和收藏。所以,冬季养生,宜用滋阴降火通气的办法,青萝卜有降火顺气的功效,所以,冬季适合吃青萝卜!
青萝卜可以生吃,有很好的通气理顺的效果,如果,不太适应萝卜的辛辣口感,也可以选择用萝卜做成汤,味道就会比较甘美了。
由于萝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萝卜破气,服人参、生熟地、何首乌等补药后不要食用,否则会影响药效。
此外,因为食用生萝卜产气较多,对溃疡病也不利,所以有此类疾病的患者要少吃。
②红薯:预防便秘
红薯补虚、益气、健脾、强肾。红薯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冬天吃些红薯,可以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另外,红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润肠通便,有助于春初时节预防便秘的发生!
此外,红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5种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钾有助于人体细胞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脏功能。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抗脂质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红薯不宜生吃:生红薯中的淀粉难以被消化,所以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且不提倡油炸,也不宜空腹吃红薯,容易泛酸、烧心,引发不适。
③山药:益肾气,健脾胃
《本草纲目》里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山药能补肺、脾、肾,它不热不燥,性味平和,适合各种体质的人。
其中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增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山药中的甘露聚糖是一种能溶解于水的半纤维素,可吸水膨胀80~倍,吃了以后在胃中体积变大,容易产生饱腹感。
所以,食用山药时,最好能用山药代替一部分主食,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带来能量过剩的问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