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正和堂中医 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度时,即为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民间有“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大暑到,暑气到”等谚语。
大暑期间,人们对降温防暑还是很积极,但对贪凉导致阳气损伤却认识不足。很多人喜欢洗凉水澡,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或大量吃冷饮。
山东中医院衣主任提示,洗澡一定要用温水,如果用凉水冲洗会导致汗毛孔迅速闭合,毛细血管收缩,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而且使寒气留存体内。而长时间待在有空调的地方,容易得“空调腿”病。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受损。
7月27日,中伏头一天,贴敷正当时,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体虚反复感冒等疾病都可治疗。 山东中医药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衣华强介绍说,“冬病夏治”是一种特殊疗法,是中华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结合中医的针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以鼓舞正气,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目前,此法已为现代人广泛应用。 衣华强解释说,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此时在穴位上贴敷药物易于作用穴位,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衰竭、反复感冒、慢性咳嗽、鼻炎等具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 衣华强提醒说,贴敷治疗,成人贴敷时间为每次12小时,儿童贴敷时间为每次10小时。贴敷期间忌食海鲜和生冷、辛辣、油腻食品;注意保暖;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另外,2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此外,贴敷后时间不要自己延长,还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 除了贴敷外,“冬病夏治”还可以借助饮食来调理,衣华强表示,骨关节痛、哮喘、“老慢支”、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如能在夏天补阳,冬天时症状就可以减轻。“可多吃温阳食物,如鸡肉,在食用时,可放入适量人参或黄芪等一起炖煮服用。同时配合温阳散寒、利水的食物,如茯苓、仓术、薏苡仁等,效果更好。
专业中医养生知识传送人:东营正和堂中医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和堂传统中医门诊部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专业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