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看到有南北方人到底谁更抗冷的争议,于是某沐决定亲自去哈尔滨,漠河等地体验(作死)一番。
作为凭着一身正气过冬的南方人,某沐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北方被称为苦寒之地是有道理的。因为即使是令人颤抖的广州湿冷,也比不上北方那种暴力干冷的伤害值。
景色有多美,环境就有多冷。在零下10几度的哈尔滨或许还能抗,但在零下40多度的漠河,不做好保暖真的会死。
本期的旅游攻略,就为大家整理,去北方寻冬看雪的干货(求生)指南。
NO.1防寒装备篇
外层:羽绒外套+冲锋裤/羽绒裤
千万别以为冲锋衣就足够抵御寒冷,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去玩雪,那最好配备两件以上的羽绒外套。
长款可以用来摆拍,短款方便攀山玩雪。尽量选择防风防水的面料,多些口袋的尤佳。
裤子方面,选择冲锋裤或羽绒裤均可,个人建议各一条。
内层:羽绒内胆+毛衣+保暖内衣
内层其实不用穿得太多,内胆买薄的羽绒就可以了,北方室内有暖气,所以最好穿方便脱的,不然进屋吃个饭,都会中暑。
毛衣穿平常穿的就可以,不用特意买,保暖内衣的话也买薄的就可以了,太厚不吸汗,爬山的时候会热,出了汗反而更容易着凉。
下身建议购买双层羊绒裤或加厚的袜裤作为中间层。
脚部:雪地靴+羊毛袜+羊毛鞋垫
对于脚冷的菇凉,鞋子一定要买好,高帮的雪地靴虽然走起来累,但保暖防滑,防雪方面确实不错。
毛毛鞋垫是基本要的,如果买鞋子没送的话,自己也要买一双
袜子方面,广东地区穿的长筒厚袜子恐怕是无法抵御,建议大家还是买羊毛袜。
最不能或缺的装备
帽子:可以不买雷锋帽,但要确保你的帽子足够盖过你的耳朵,或者戴上耳罩。
手套:防水防滑是基本,最好是滑雪类型的手套,里层还能套一层可以触屏的手套。
因为在那里,把手裸露5秒钟,就会冻僵,想拍照,又不想体验像截肢一样的痛感,手套带两层是必须的。
口罩:不仅是为了防寒挡风,更加是为了健康着想,建议购买厚一点的口罩,能阻隔雾霾的更好。
暖宝宝:有人说有用,有人说没用的东西,但某沐觉得它是你寒冷时的救命稻草。
贴两块在口袋里,手指僵硬的时候可以救命;手机、相机、电池,都可以用它来续命。
只会嫌少不会嫌多的一个必备物。
冰爪:雪乡雪谷穿越的时候非常有用的一个装备,可以防滑,亦方便爬山,建议到了哈尔滨再购买。
在北方,要美还是要命,似乎并不是一道选择题。整理行李时可以不用带太多不同的内搭,你会发现根本没机会展现。
NO.2美食篇
东北美食在广州也有不少,不过去到当地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首当其冲的就是分量方面
价格虽然和广州的相差无几,不过分量倒是大得夸张,所以点菜千万别冲动,先点一些,上了不够再加。
不然,吃撑和浪费都是件难受的事。
锅包肉、酸菜瘦肉炖粉条,杀猪菜、小鸡炖蘑菇等等的特色菜都没有踩雷,相对来说,东北菜比云南菜更加适合广东人的口味。
当然,重盐和重油是不能避免了。
早餐方面,自然是没有广州那么多元化,基本就是粥和包子之类的,所以如果不是酒店含了早餐的话,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加钱在酒店吃。
到外面吃会更好一些。
NO.3防坑避雷篇
雪乡的负面新闻,确实引发了大家对整个东北地区的顾虑。
不过这次自由行,某沐发现其实东北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恐怖。秩序和治安还是不错的。东北人也不是大家所担心的暴躁,一言不合就打起来。
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当地政府对惩治涉黑,诈骗等等的决心。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城市的环境卫生和空气质量确实堪忧。
这个可能和他们由来已久的习惯有关,恐怕是一时三刻改变不了。有洁癖或气管不好的童鞋,建议慎选。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骗人的坏人,他们的套路都是相似的。在客运站附近拉客,在热门商业街推广旅游等等。
避免被骗被坑最好的方法就是上网预订,不仅可以看到玩过的人的评论,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能个投诉追溯的渠道。
雪谷、雪乡、雾凇岛、阿布力都可以在某宝上找到拼车前往。价格在-不等。
景点门票,可以直接在某宝或者是某点评上找,除了个别是需要提前一天预订外,大多数都是即买即用的,便宜过现场买。
如果懒得自己Plan行程,也可以直接参加一些小团包车的旅游,优势是便宜,缺点是时间比较仓促,但起码能保证不被坑。
本期的旅游攻略就到这里,假期想去领略北国风光,行程是时候Plan起来了。更多详细的东北游玩攻略,请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求治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