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可爱却娇嫩,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新生爸妈应多了解一些关于新生儿常见疾病知识,从而在宝宝患病时能够从容应对,让宝宝尽早恢复健康。新生儿常见疾病一般有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等,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骨科疾病
作为家长,一些小儿骨科常见病是可以预见的,如小孩面部明显不对称、行走脚不能放平等都应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很可能预示着小儿患有骨科常见病的风险。那么,幼儿常见骨科疾病有哪些呢?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臀及大腿皮纹不对称,一侧下肢外旋少动,行走晚,步态不稳,易摔胶,行走时像“鸭步”,或双下肢不等长。先天性“扳击指”:拇指关节呈屈状,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展关节局部疼痛,掌面可摸到增粗肿块,可随拇指伸屈上下活动。
儿童骨科先天畸形或发育性畸形:先天性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垂直距骨、斜形距骨、足部附舟骨、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干骺端发育不良、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先天性膝关节脱位、先天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多(并)指畸形等。
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很容易出现窒息的情况,这种危急的时候就应该做窒息复苏,那么什么是新生儿窒息复苏呢?
一般来说,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步骤和程序遵循“ABCDE”的原则,就是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循环、药物治疗、监护等。新生儿窒息复苏使用肾上腺素的指征是新生儿心率低于60次/分。对于新生儿窒息复苏,建立正常的呼吸及循环系统最重要,药物治疗一般是起辅助作用。
A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B就是建立呼吸也就是我们说的正压通气,C就是建立有效的循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胸外按压,D就是我们给药。E即是评价。
出生缺陷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有缺陷的,其中对于这些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但是有的时候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么出生缺陷包括哪些因素呢?
化学剂某些药物可导致胎儿畸形,尤其是在早孕期使用时,因此妊娠期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农村妇女妊娠期应避免接触农药。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表现为小头畸形、智力低下和特殊面容。重金属(汞、铅等)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
孕妇在怀孕的时候身体较弱,又没有在孕期摄入足够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就很容易造成新生儿的出生缺陷。总体来说,出生缺陷就是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身体或大脑就带有异常,可以表现为组织缺失、异常以及正常功能的缺陷和丧失。
肺炎双球菌
很多宝妈都知道肺炎,那你们了解常引起肺炎的一种细菌——肺炎双球菌是什么吗?接下来,就带你认识一下肺炎双球菌吧!
肺炎双球菌又称肺炎链球菌,是菌体矛头状、常成双排列的球菌。直径0.5~1.5微米。肺炎双球菌属双球杆菌属,为化脓性革兰氏阳性菌,但老龄菌常呈阴性反应。在机体内形成荚膜,经人工培养后荚膜逐渐消失,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肺炎双球菌属双球杆菌属,为化脓性革兰氏阳性菌,呈圆形或披针形、无芽孢,无鞭毛。肺炎双球菌兼性厌氧菌,经常寄居在正常人鼻咽腔中,多数不致病,仅部分具有致病力,引起大叶肺炎、腹膜炎、胸膜炎、中耳炎、乳突炎以及败血症等。显微镜下的肺炎双球菌对于由肺炎双球菌感染的眼部疾病,可以用对其非常敏感的眼药水“玻璃酸钠滴眼液”来做为抗生素治疗使用。
肺炎链球菌于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Pasteur)及G.M.Sternberg分别在法国及美国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菌体外有化学成分为多糖的荚膜。
新生儿泪腺炎
很多的家长都不知道新生儿泪腺炎是什么,所以一旦宝宝换上这个病的时候担心不已。那么,新生儿泪腺炎是什么?
其实,新生儿泪腺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眼病。新生儿所患的泪腺炎可分为两种,分别是急性泪腺炎和慢性泪腺炎,而其中以慢性泪腺炎较为多见。引发新生儿泪腺炎的病因有多种,如原发性泪腺炎、沙眼性泪腺炎、继发性泪腺炎、结核性泪腺炎等。慢性泪囊炎会并发泪囊脓肿,表现为大眼角肿起包块,而新生儿皮肤很薄,反复泪囊脓肿的话,就会导致局部皮肤溃破,形成泪囊瘘口,不仅会落下永久的瘢痕,更严重的是会对宝宝的泪道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通常,新生儿鼻泪管的出口处都有膜状物封闭,大多数新生儿在产生泪水的同时,这个膜状物就会自动地破裂(一般在出生后3-4周),然后泪道就开始畅通。但是,由于鼻泪管部先天性狭窄或鼻中隔畸形,又或者是少数的新生儿封闭的膜状物较厚,从而造成泪道阻塞,泪水就会潴留在泪囊内。泪囊内湿度最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一旦感染,泪水即变成了脓液,就形成了新生儿泪腺炎。
婴幼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不仅让小宝宝受病痛的折磨,而且也让家长担心至极,那么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败血症与白血病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败血症是由于重症感染引起的,孩子体内的细菌在血液里繁殖,并随着血液运到身体各处。主要还是因为幼儿抵抗力太差了引起的情况。婴儿粘膜比较脆弱,所以给败血症的出现造成了机会,一般败血症以抗感染药物治疗为主,处理并发症,是可以治愈好的。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中有抽痉的用镇静止痉药,有黄疸的给予照蓝光治疗,有脑水肿的及时给予降颅压处理,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选用抗生素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等等科学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有效的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较为复杂,家长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了解新生儿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正常的,以便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
该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者会因为缺氧引起大脑损伤,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如癫痫),一旦确证,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药物,并及时辅助氧疗和气道处理,纠正缺氧和电解质紊乱,避免其他并发症。
新生儿脐炎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医务人员会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慢慢变为黑色。
一般宝宝出生后3-7天脐带脱落。在断脐前后,如果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
新生儿泪囊炎
正常分娩时,宝宝出生时由于受到妈妈产道的挤压,其鼻泪管末端的瓣膜会破裂,使得鼻子和眼泪之间的通道畅通。但是,有些宝宝出生时鼻泪管末端的瓣膜没有破裂,导致眼泪无法通过鼻腔排出。由于眼泪没有了出口,只好在泪囊中越积越多。事实上,这些积得满满的泪液,是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在里面尽情繁殖,最终形成一脓包。如果治疗不及时,泪囊化脓后甚至会烂穿皮肤表层,形成泪囊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新生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一类疾病,与接受氧治疗等因素有关。虽然人们对此病已开始有一些认识,但是仍然有家长乃至非专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所以还有很多早产宝宝因为检查的时间太晚,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形式,与围生期窒息和产伤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硬脑膜下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及混合性出血,这病在早产儿中较多见。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部位,但只要积极干预,就能提高治愈效果。如果出血量多或脑实质、脑室部位出血,会给患儿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儿中约有30%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1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新生儿窒息后遗症
一般来说,胎儿和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强,如果是短时间缺氧而引起的轻度窒息,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达到半小时,乃至几小时之上,脑组织缺氧受损严重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瘫痪、肢体强直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脑膜炎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两到三个月的孩子可能患新生儿脑膜炎,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容易致命的伤害。而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如果是病毒导致的脑膜炎,则不那么严重,持续时间也没那么长,大约十来天左右。但是细菌导致的则会非常严重。
高烧(40℃)、颈部僵硬、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倦怠、思睡、对光敏感、小血斑于皮、皮肤疹(尤其在腋下、手、脚部位),这些脑膜炎的症状,和感冒症状雷同,常是引起误诊的原因。症状的变化可能会在一至两天发生,有些在数小时后即危及生命。
在婴儿及新生儿,高烧、头痛、颈部僵硬并非其典型的症状,有时反而出现低温的情形。这群病人出现的症状有:尖锐且持续的哭声、不寻常的思睡、食欲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囱门有膨胀的情形出现。
在老年人,以上的症状或许会出现,也可能不会,但是会显示隐伏性的症状,如意识不清、迟钝。
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也会有休克、昏迷或抽搐(类似癫痫)症状产生
说起新生儿的意外伤害,妈妈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宝宝一天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醒了后就是吃,能有什么意外发生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些意外情况。
1.窒息
新生儿和小婴儿不会抬头或不会翻身,母亲与婴儿同睡一张床,甚至同睡一个被窝,这样很容易由于被子堵塞婴儿口鼻而使婴儿发生窒息死亡。母乳养婴儿时,孩子边吃边睡,当母亲也入睡后,乳房易堵塞婴儿口鼻,亦可致婴儿发生死亡。新生儿和幼小婴儿不会翻身,如果采取仰卧位睡眠,一旦婴儿发生呕吐物流入气管,亦可引起窒息和死亡。为婴儿喂奶、喂水或喂药方法不当,容易赞成呛水或呛药,从而引起窒息死亡。
2.呛奶
溢奶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与新生儿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相关。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横位,与食道相接的口是贲门,贲门口括约肌发育比较差,下口发育比较好,入口松出口紧,因此乳汁容易发生反流引起吐奶,乳汁呛入气管就造成呛奶。在喂奶时应按照防止溢奶的护理原则,人工喂养的奶嘴开孔要适度,选择仿母乳奶嘴。一次喂奶量不宜过大,喂奶过程中奶瓶中的奶应该完全充满奶嘴,避免同时吃进空气。喂奶后不宜过
3.烫伤
新生儿烫伤容易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1)用暖水袋保温时水过热或放得离孩子太近。
(2)洗澡水太热或先倒热水,不经意把孩子掉入热水中。
这两种情况一旦发生,新生儿稚嫩的皮肤受到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造成的不仅仅是痛苦,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正确的做法是暖水袋保温水温应在60—70℃,暖水袋应隔着被子放在距新生儿10厘米远处。新生儿洗澡时,水温在37—42℃;先放冷水,后放热水。
4.溺水
新生儿分泌功能旺盛,加上溢奶,细菌容易繁殖,洗澡可以清洁宝宝的皮肤,减少病菌繁殖。但有时洗澡也会发生溺水事件。这主要因为家长们太过粗心。往往孩子还在洗澡盆里,家长就起身去接电话或开门,等回过身来孩子已出事了。因此,只要你在给孩子洗澡,就不可以分心去做其他任何事情!
5.中暑和煤气中毒
中暑和煤气中毒都和如何给新生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有关。新生儿居室温度在22—24℃为最佳,湿度最好保持在50%—60%,每日要保证通风、换气。夏天,妈妈为“坐月子”紧闭门窗,而不敢使用风扇、空调,是造成婴儿中暑的重要原因;冬天,取暖用炉子时不用风斗,不注意烟筒的通畅,甚至不用烟筒都是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
6.衣被缠绕导致组织坏死
衣被、手套或袜子上的线头缠绕孩子手指、脚趾,可造成血流受阻、肢端发乌,甚至组织坏死,造成肢残等等。因此,要不断地检查孩子的手脚。不要轻易地包裹孩子的手脚是最好的方法。
注意事项:衣被、手套或袜子上的线头缠绕孩子手指、脚趾,可造成血流受阻、肢端发乌,甚至组织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