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

-年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加强:7月8日到7月17日

初伏灸:7月18日到7月27日

中伏灸:7月28日到8月06日

末伏灸:8月07日到8月16日

末伏加强:8月17日到8月26日

-年三伏贴时间:对于虚寒之症用艾灸是很好的,艾灸是纯阳之物,有培补正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每年贴药时间并不必拘泥,只要每年夏至开始后末伏结束前都可贴药,不必强求在夏至或入伏当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贴三伏贴。

三伏贴治疗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妇产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小儿疾病:如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缓慢等

·◆亚健康:如易感冒、免疫功能低下、阳虚、气虚等

冬病夏治三伏贴注意事项

·1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敷贴,建议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暂不敷贴。

·2敷贴前需清洁皮肤,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过敏体质、发热、吐血者、孕妇勿用;糖尿病慎用。

·3成人可贴4-6小时,小儿2-4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

·三伏贴贴敷穴位图解: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三伏贴贴敷此穴可治疗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症。儿童亦可选用此穴贴敷。

· 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三伏贴贴敷此穴可治疗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病症。儿童亦可选用此穴贴敷。

·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三伏贴贴敷此穴可治疗咳嗽,气喘,肺痨等病症。

·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主治:咳嗽、喘息、流涕、鼻塞、感冒、颈强、肩背痛等病症。定位: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三伏贴贴敷此穴可治疗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病症,达到益气壮阳得功效。

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定位: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

天突穴:主治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病症。定位: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三伏贴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夏季三伏天进行贴敷的膏药贴,夏季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毛孔扩至最大、阳气最盛,辩证选穴贴敷三伏贴,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防治冬季一些常见的好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夏季进行三伏贴贴敷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多。那么,三伏贴有哪些好处呢?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配方是什么?

 三伏贴由技术精湛的资深老中医,以及专家治疗师和科研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科研成果等精心研方、验方,选用多种纯绿色名贵中药材秘方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有:

白介子:性味辛热。辛能入肺、温能化痰,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具有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

甘遂:性味苦寒,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细辛: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白术:性味苦甘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等功效。

苍术:性味辛苦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

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

麻黄:辛、微苦,温。入肺经、膀胱经,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能。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肝、肾、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

黄芪:甘,微温。入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有补气行气、温肾滋阴的作用。

冰片:辛苦,凉。入心、肝经。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

川贝: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

同时中医专业也提醒广大市民,虽然以上三伏贴配方药材在市场上都可以买得到,但市民还是不要自行配置,因三伏贴配方药材用量不同,且不同的患者自身情况不同,需要辩证选取穴位、配方进行贴敷,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 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

贴敷前:

饮食方面:要注意食用清淡食物、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补水,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黑白颠倒,戒烟、戒酒等。

护肤方面:注意保护和清洁皮肤,避免因蚊虫叮咬引起皮肤红肿或感染。贴敷前一天,注意洗澡,以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

最后如果在敷贴前发现穴位处有伤口或者发烧头疼、呕吐等急性感染症状,最好是延迟贴敷间。此外,如果女性月经期出血量较多,也可适当推迟贴敷。

贴敷时:

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时最好是穿着宽松、舒适、深色的纯棉衣物,以免药膏沾染到衣服上面,难以清洗。第一次贴敷或者皮肤特别敏感的人,可以事先在家里试试自己对胶布是否过敏,如有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如果特别怕热、易出汗,也可事先和医生沟通,他们会根据情况在固定时少贴几层胶布;或者选医院贴敷,不要赶在天气最热的时候。

贴敷后: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贴的时间最好是遵照医嘱(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6~8小时,儿童贴敷为2~4小时。),切不可有贴敷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如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微痒、发热等症状,可暂停贴敷。同时贴敷期间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炸食物,避免受凉。

三伏灸穴位参考:

三伏灸,灸的穴位是看个人需求的

1、成人呼吸系统穴位选择肺俞(双)、风门(双)、定喘(双)、关元、气海、膻中、肾俞(双)、大椎、丰隆(双)等,根据临床辨证加取腧穴,如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大椎、天突、关元、神阙、中脘、内关等穴也有选用。

2、成人消化系统穴位选择脾俞(双)、胃俞(双)、足三里(双)、天枢(双)、中脘、关元、气海。

3、治疗骨关节炎疾病,常用的穴位有大椎、肾俞、悬钟、关元、阿是穴等。

4、治疗脾胃病,常用的穴位有脾俞、胃俞、命门、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天枢、大横、涌泉等穴位,5、妇科病,通常女性常灸调理妇科的穴位有三阴交,隐白,公孙,子宫,归来,神阙。具体的配穴以及顺序,得看具体的病情。可以配和灸效果佳的穴位有八繆、命门、关元等。

赞赏

长按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作用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