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伏以来,
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
事实上,
“热死个人”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
是很危险的——
20岁的小朱常年在剧组工作,发病当天上午一直在室外穿着厚重的棉服拍摄冬天的戏,这一捂捂出问题了,多次大汗淋漓后,小朱出现了高热、耳闷、头晕不适、恶心呕吐、四肢肌肉抽搐,紧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热射病”。
热射病又称为重症中暑,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死亡率非常高,可达40%至50%,对于50周岁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
人体有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会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平衡,让体温维持在37°C左右。但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产、散热平衡会被打破,使得体内热量积聚,从而引起中暑。热射病就是热量在体内急剧蓄积导致的。患者常会出现高热、局部肌肉痉挛、无汗或大汗、口干、昏迷、呼吸困难,甚至突发心跳骤停等症状,是中暑中最致命的一种。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热射病发病与3个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和密闭无风环境。热射病最易发生在老人、儿童、孕妇或是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的人群身上。
1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容易造成肌体散热不畅。很多老年人比较节俭,夏天不舍得开空调也是容易得热射病的原因之一。
2
孕产妇在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一般都比较大,身体较为虚弱,如果长期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3
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4
炎热的天气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突发热射病,如何急救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然后让其平躺、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盐水最佳)等,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且在急救途中降温救治不能停歇。科学避暑,牢记五注意
避免在高温下暴晒
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户外活动,着装上应选择透气性好、宽松、轻便、颜色浅的衣物。
户外环境下少量多次饮水
人在高强度户外活动或作业时会大量出汗,最好及时饮用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盐分。
睡眠要充足
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导致疲劳。所以一定要保证至少7小时的充足睡眠,睡觉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科学安排户外时间
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12点至15点)出行,如果必须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活动或工作,应每隔半小时纳凉休息。
清淡饮食
多吃一些带苦味的食物,少吃荤腥、辛辣刺激性食物。
出品
医院宣传科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中科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