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的ldquo不定时炸弹rdq

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之为脑袋里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第一次出血死亡率高达35%。历史上著名的邱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都是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去世。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后,采取保守治疗约70%病人会死于动脉瘤再出血。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1/3可发生再次出血,发生再次出血者的死亡率高达70~80%。即使幸存下来,一般都有残疾。

目前有显微镜下直达手术(动脉瘤夹闭术)和动脉介入手术(DSA可视动脉介入灌注栓塞术)两种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两种方法的均可达到根治动脉瘤,防止再出血,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颅内动脉瘤深藏在头颅里面,不出现症状很难发现,不过通过CT、磁共振等检查就可以发现它,最精确的就是在介入室做脑血管造影(DSA)。

颅内动脉瘤以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就是开颅夹闭术,锯开颅骨,剪开硬脑膜,暴露出动脉瘤,再用金属钛夹将动脉瘤颈夹闭,过程比较复杂,创伤比较大。

DSA可视动脉介入灌注栓塞术:介入栓塞使颅内动脉瘤的救治进入了迅速,微创,安全,有效的革命性阶段,使该病的致死致残率大为降低。

那DSA可视动脉介入灌注栓塞治疗是怎么做的呢?

在DSA的帮助下,介入医生可以看到人体内的动脉,然后从大腿根部插入一根细细的导管,一直送到头部的动脉。

然后再从这根导管里进一根非常细小的导管,非常小心轻柔地送到动脉瘤的内部。

到达动脉瘤内部后,介入医生把特制的栓塞材料,称之为“弹簧圈”的东西,通过导管送到动脉瘤内部,它会在动脉瘤内缠绕盘圈,填充整个动脉瘤。

为了达到治疗目的,介入医生通常需要放多个弹簧圈,慢慢地把整个动脉瘤都填满,这样血液就进不去动脉瘤,就不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了。

动脉瘤填塞好后,医生再把全部导管撤出来,只会在体表留下一个小小的穿刺口,所以病人的创伤是非常小的,手术顺利的话恢复也非常快,住院时间也非常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颅内动脉瘤都适合用介入栓塞治疗,需要根据动脉瘤具体部位、大小、形状等来决定。

医院医院介入肿瘤科是以微创介入手段治疗肿瘤为特色的重点科室,拥有独立的介入病房、介入手术室、介入门诊和介入培训基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介入诊疗科室之一。科室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宗旨,坚持“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患者、做合适的治疗”的诊疗理念,专家诊疗团队在接诊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患者体质,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病理分期,综合衡量,整体把控,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就诊患者除来自本省市外,还有周边省市乃至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专家推荐

肿瘤科主任·付琦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微创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副主任医师/教授·唐申军

擅长:肿瘤介入治疗及外周血管疾病个体化综合介入治疗(包括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分子靶向等)、肿瘤相关疾病治疗。

你在看,我也“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f/5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