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NO.1失温
失温也叫低体温症,是指人的核心体温降低至35℃以下。所谓核心温度,是指人体深层脏器(比如心脏、肝脏)维持运转所需要的温度。
但失温并不只在寒冷气候才出现,事实上在低于20℃时,失温就开始威胁着徒步者了,根据北美的事故报告,在0至10℃是失温症的高发区间。
一、户外运动中失温的原因主要哪些?
环境温度过低和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
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因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热维持体温。
温度过低时,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二、失温有哪些症状?
★轻度失温
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
★重度失温
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三、如何预防失温?
●注意内衣的选择。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四、出现失温,具体如何抢救?
第一步:安全转移
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此时,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保持患者身体干燥,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如使用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注意!
不要试图给失温严重者进行四肢加热或者喝热水,大量低温血液回到循环带来的低血压和温度进一步降低会增加复苏失败的风险。
NO.2脱水脱水又称失水,实际是体液的丢失,临床表现为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运动性脱水是由于运动引起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钠离子)丢失过多所致。大运动量运动时,尽管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有所增加,但远远低于身体大量出汗而丢失的水分,如果未及时补充,往往容易造成运动性脱水。根据丢失水分的多少,可将运动性脱水分为轻度脱水、中度脱水和重度脱水,水分的丢失势必会影响运动能力,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一、脱水有哪些症状?
★轻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2%左右,以细胞外液丢失即血液和细胞间液为主。血容量减少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运动能力下降10~15%。
★中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4%时,细胞内、外液均有丢失,表现为严重的口渴感,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容易疲劳,运动能力下降20~30%。
★重度脱水
失水量达到体重的6%以上,细胞内液的丢失量大于细胞外液的丢失,除了有中度脱水的表现外,还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加、肌肉抽搐,严重时出现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二、如何预防运动性脱水?
运动期间大多数运动员的液体摄入和汗液丢失不平衡,因此,运动前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非常必要。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运动员和经常锻炼的人运动前4小时每千克体重需摄入5-7ml液体。运动前最后一餐应在运动开始前1-4小时。运动前4小时建议摄入5-7ml/㎏体重的液体,这是运动前饮食最好的搭配。
注意:如果尿量少且颜色深,每千克体重应多摄入3-5ml液体;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比纯水更可口且能促进液体摄入。在炎热环境中运动,运动前多摄入-ml液体很有益。
运动前补液量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胃的最大排空率胃35㎎/min,运动中补液每隔15-30min补液-㎎或跑2-3㎞补液-ml以ml/h为上限。
运动后补液仍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总量取决于失汗量。
NO.3运动性中暑运动性中暑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量超过身体散发的热量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由于体温调节系统在运动时超载或衰竭所致,运动性中暑时直肠温度可达40-42℃。
此症多见于年轻的体育锻炼者、马拉松跑者、铁人三项运动员等。
一、运动性中暑有哪些症状?
★先兆中暑症状
表现: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症状
表现: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体温往往在38℃以上。
★重症中暑症状
是中暑情况最为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液中氯化钠浓度明显降低时。发生此症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运动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二、面对运动性中暑,如何处理?
●场地急救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测量血压、脉搏、直肠温度、点滴输液,医院抢救。热射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死亡率可高达5-30%.
●一般处理
热衰竭和热痉挛患者应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热痉挛患者口服凉盐水或含盐饮料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可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可迅速好转。有循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和氯化钾。一般患者在30min至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物理降温
用4-11℃凉水摩擦皮肤,使皮肤血管收缩加速血液循环,加用风扇吹风。在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以降温。
NO.4运动性猝死运动性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病症,是指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了相关症状,最终发生非创伤性死亡。运动性猝死多因心肺功能问题造成。
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
一、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同时要加强运动现场的医务监督。对运动员的体检要更加严格,包括心脏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脑血管造影等。
●运动时要控制好靶心率
非运动员运动时的靶心率应控制在最高心率×85%最佳,而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靶心率则应在无氧阈值心率以下。运动中有任医院就诊。
●保持适当运动量
健身的本质是为了强身健体,从健身角度而言,运动量不适宜过大。自身状态不好或极度疲劳时不适合做激烈运动。
●最好不要在日晒强烈的白天出门锻炼
因为清晨是交感神经兴奋高发的时间段,因此也不适宜锻炼。建议此季尽量在傍晚出门活动,防止日晒中暑或发生运动意外。运动时宜身穿宽松、吸汗的衣物,随身带一瓶水,防止脱水。
NO.5呼吸性碱中毒简单地说,呼吸性碱中毒是因为人体呼吸过快或过深,导致身体排出的二氧化碳过多,从而导致体内的pH值升高,酸碱失衡后,就会引起浑身颤抖、手脚发麻、头晕甚至抽搐、不能呼吸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一、呼吸性碱中毒病因有哪些?
精神性过度通气、代谢性过程异常、乏氧性缺氧、妊娠等都是影响因素。对于运动员或经常锻炼的人来说,人工呼吸过度(吸入的氧气多过呼出的二氧化碳,达不到平衡)也会诱发呼吸性碱中毒。诸如剧烈运动、加压呼吸、振动、高温等都是诱发因素。
二、呼吸性碱中毒有哪些症状?
呼吸快且浅、短促,甚至间断叹息样呼吸者有头痛、头晕及精神症状,口周和四肢有麻木及针刺感,甚至搐搦、痉挛等症状。
三、面对呼吸性碱中毒应如何抢救?
1、清楚地向患者解释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关系,减轻患者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
2、采用面罩、口罩或纸筒限制通气,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和丢失。
3、引导患者腹式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的倾向。
4、手足抽搐长时间不能缓解者可适当给予补充钙剂。
户外运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愿各位运动员和爱好者科学锻炼,理性参赛,安全归来!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素材源于央视新闻及网络,侵删相关推荐:?点击查看相关内容哦!赚到了!跑步30分钟可抵消久坐10小时的危害跑马旅行丨段段精彩!这些赛道风景极美,有你喜欢的吗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高温天如何安全且舒适地进行跑步训练干货!一次完整的跑步流程,你比别人少了哪些环节?天热了,运动时如何应对和预防身体脱水?56民族行体育致力于做中国民族特色赛事的先行者,倾心打造56民族行马拉松系列赛、56民族行线上跑系列活动,围绕民族特色文化生态体验式马拉松、路跑活动,将民族特色的、绿色健康的赛事带给广大跑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