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夏季的高温天气常常会中暑,脱水,有时还会有中风,心梗发生,因此,大多数的人都认为防暑是夏天最重要的养生工作。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在夏天有比防暑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防寒!
冬天气温低,阳气内收于体内,不容易被寒邪所伤。而夏天阳气在外,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很容易就乘虚而入。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为了防暑降温,空调和冷饮备受青睐。
其实,夏天喝太多冷饮影响健康。冰水或冰饮料的解渴效果不如热茶。而且,冰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而对于老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喝冰水、冰饮料除了会导致胃部不适,还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痉挛,从而引发心绞痛等,因此,老人一定不能喝冰水。
此外,夏天运动的人也不宜喝冰饮料,因为锻炼时体内血液大多集中在体表,消化系统暂时处于贫血状态,冰冻饮料喝下后将对贫血的胃肠产生强烈刺激,使血管收缩而加重贫血。
而空调虽然给夏天带来了丝丝凉意,但却对身体健康不利。夏季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内,会导致头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等不良的症状,这就是常说的“空调病”。
首先,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长期大量吸入冷风,会导致口鼻发干,使呼吸道变得脆弱,易生病。
其次,人体长期呆在空气不流通、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导致毛孔收缩、人会产生头疼、头晕的症状,导致大脑神经失衡反应。
再则,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寒气入侵就会导致风湿关节疾病,同时,身体免疫力较差的中老年朋友和年轻女性、孩子等人群,也很容易出现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空调在给人带来清凉的同时,也是个“惹祸”的能手,会引起面瘫和中风的可能,吹空调应有节制。
夏季受寒的症状
寒邪入侵最典型的信号是少汗、怕冷、头生疼,轻则出现手足麻木、关节疼痛,重则可能导致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问题。
当人体阳气不足的时候,寒邪也会趁虚而入,常见的表现以下三种痛:
冷痛:“痛者寒气多”,“不通则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
隐痛:“不荣则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阴、阳虚损,使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滋润、濡养而发生的疼痛。
重痛湿重: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补足阳气很重要!
阳虚体质,身存寒邪的人,补足阳气很重要。
上午8:00左右或者下午17:00左右,阳光充足而光线温和的时候,可以晒晒太阳,也可以用艾灸来大补阳气。晒太阳的时候要注意补充水分。
每天早上可以喝红糖姜茶,有出汗解表、温阳助阳,增进食欲,解毒杀菌,祛风散寒的功效。
温习提醒:三伏灸一年一次,错过了就要等明年了!
所以朋友们,不管你平时有空没空,最好都能在炎热夏季,趁天时地利人和,抽出时间来好好地做做三伏灸。
年三伏时间表
伏前开穴---6月25日—7月16日
初伏10天---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20天---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10天---8月16日—8月25日
伏后加强10---8月26日—9月5日
三伏灸期间请大家尽量不要喝冰镇一类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内,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所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大家坚持在伏天喝热水,把体内多年深入骨隨的寒气逼出来。一年一度的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艾你有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