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莫名其妙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情低落,觉得日子过得太乏味,通常清晨心情好一些,下午和晚上心情变得越来越坏……小心,这些症状可能是心理中暑。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夏季高温天气对人的情绪明显造成影响,容易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
气温超过35℃易"心理中暑"
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出现"心理中暑"症状。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心理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容易情绪失控,人与人之间容易发生摩擦或争执。
身体中暑会觉得身上没劲,有时会伴有头晕、腹泻等症状。很多人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如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容易骂人等。持续的高温天气,特别是气温超过35℃,不但对生理影响大,心理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因为生理变化可能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
"心理中暑"的人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心境低落、行为古怪。比如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家人或同事闹意见,而自己则觉得内心燥热,头脑糊涂,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这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心理中暑"者除表现为情绪不稳、焦躁易怒外,在身体上伴有头胀痛、胸闷、心跳加速和睡眠不好等症状。可冥想大海降低"心理热度"。
天气炎热,很多人不太愿意出去锻炼,在外活动的时间比春天和秋天大大减少,甚至比冬天还要少。这种长期闷在室内的人其实更容易"心理中暑"。特别对于上班族来说,长期在室内,特别容易出现情绪不好,心情低落等现象。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发现自己有"心理中暑"的症状时,可以经常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或静坐沉思,闭上眼睛想象森林、蓝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凉爽的情境,降低"心理热度",为心灵吹风纳凉。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静下来,暂时回避。
特别是像医生、媒体工作者这种压力大又有高度责任感的职业,更应保持情绪和心理上的稳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要尽可能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理解,与他人相处尽可能以善良、宽容服人。另外,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应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养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心情舒畅的法宝。
传播正能量,实现幸福梦!
济宁市正能量心理研究济宁市专业心理咨询研究机构。亲子教育、婚姻家庭、工作生活、高考考前心理辅导、青少年心理疏导、情绪处理等
失眠症、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等。(以上疾病治疗范围为非器质性病变)
陈燕华山东正能量文化传播公司首席咨询师、课程培训导师专家级系统排列导师(家庭和组织),身心语言程序学(NLP)执行师导师,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NLP心理素质培训,高效学习导师。咨询--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