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冬病夏治三伏灸的各种好处和必要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年三伏天时间表

7月16日——7月25日,为初伏

7月26日——8月14日,为中伏

8月15日——8月24日,为末伏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艾灸说不出哪里好,却温暖地驱散了潜藏在女人身体里的寒湿瘀毒(妇科病)。

艾灸说不出哪里好,却能悄悄地融化骚扰你多年的“冰块”(肩周炎)。

艾灸说不出哪里好,却能解决了一家人的烦恼(不孕不育宫寒)。

艾灸说不出哪里好,却能袪除一身阴寒湿气还你满满正能量(阳气)。

你的温度决定你的健康

  

十个女人十个寒,寒则瘀、瘀则凝、凝则堵、堵则造成酸麻胀痛,严重些易积成炎症,再严重些就会导致肌瘤、囊肿、癌症!

男人本为阳刚之体,寒则萎靡不振,生活事业难成功。老人阳气本衰,寒则更加衰弱,浑身不适,吃药当饭,恶性循环。

  

1、三伏天温灸的第一大好处:解暑、祛湿、驱寒、降火

  

冬病夏治,三伏天温灸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好时机。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

  

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气、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三伏天祛寒除湿的最佳方法是温灸,光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所以发挥温灸的纯阳与阳气最旺之时的三伏,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即使在炎热的环境里人也可以不闷热,不烦躁。

  

2、三伏天温灸的第二大好处:温肾壮阳,充足元气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或寒冷,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这就是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的表现,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抗负能量就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是身心健康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成功人士大都是元气充足之人。

  

三伏天温灸人体补阳大穴如神阙、关元、命门等,可温肾壮阳,充足元气,快快让你的正能量爆棚吧!

  

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

3、三伏天温灸的第三大好处:延年益寿

  

宋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就是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中老年人,在三伏天温灸足三里、关元,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常年累月的虚劳疾病如胃肠疾病、前列腺等,还可以健补脾肾,延年益寿。

 

4、三伏天温灸的第四大好处:修心养性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的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害怕、胆小,计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烦躁不安,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疾病缠身,慢性病、疑难病,长期依赖药物疾病,身体有说不清的难受却查不出原因…

  

从中医的角度讲,在三伏天温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身体变得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所以,三伏天温灸既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达到真正的修心养性。

  

转眼,三伏天快到了,冬病夏治这四个字在我们耳边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了,然而大概很多朋友还是不能具体的说出冬病夏治的概念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冬病?

  

冬病就是在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或不适。表现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

  

具体来说“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长袖睡衣、穿袜子。

  

二、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在缓解期用药液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冬病为什么要夏治呢?

  

冬病患者阳气不足,冬季不利排寒;夏季阳气生发,毛孔张开利于排寒;冬病夏防,百病由寒起,寒在夏季生。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将冬病在夏季根除及预防。

  

因为冬病患者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象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去暑冷饮,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现在还不晚,趁着节气,泡药浴,艾灸,推经络能很好的做到冬病夏治,珍惜这个季节吧!行动起来。

伏前灸:夯实基础初伏艾灸才能事半功倍

三伏天,冬病夏调好时机,夏天艾灸可助身体摆脱亚健康状态。

不仅仅是冬天得的病,与寒、湿、风有关的疾病、慢性病、长期甚至终生依赖药物,各类炎症、肌瘤、增生等疾病都属于"冬病"的范围。也就是说只要是耗损阳气的疾病都是“冬病”范围。

伏前必灸穴位我们一般推荐大家在入伏前一段时间,就要开始坚持艾灸了,此时艾灸的目的就是要养护阳气、补充气血,不然等到真正的三伏灸开始时,做了伏前灸的人都已开始进入“冬病夏治”的阶段了,而你还处于补气补血阶段,相当于晚了一大步。毕竟,尽管今年闰中伏(两个中伏),但其实算下来整个三伏天也只有四十天。要最大化地利用好这个养阳黄金季,做好伏前灸相当于“打基础”,一方面积蓄能量,另一方面疏通经络,进一步提高三伏灸的整体效果。

伏前补阳最为重要,它还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三伏灸”打通经络,此时我们可以艾灸大椎、关元、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位。

这样就可以在护住体内阳气的同时,顺势将多余的火气引到脚底释放,使我们由内而外地感受轻松舒适,身体不再有沉重感。

01大椎——“诸阳之会”

主调: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02足三里——后天之本

主调: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03关元——元阴元阳交汇处

主调: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04中脘——专调脾胃之疾

主调: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05命门——生命之门

主调: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06涌泉——肾经大穴

主调: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7月16日就要入伏了,如果能在伏前这段时间就进入状态,可以给三伏灸打下良好基础!所以,伏前灸,千万要抓紧灸起来。

温馨提示:

艾灸每伏第一天开始,建议持续。伏天分三次,每伏期间最少做艾灸三次,建议做9次以上的艾灸调理。

这些病需要三伏灸:

呼吸疾病: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妇科疾病: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疼痛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等;

其他疾病:畏寒肢冷等。

三伏灸项目

1、督脉灸

“督脉,是人体的阳脉之海,督脉灸可以协调身体诸条经脉,发挥温补督脉、温通气血、温肾壮阳、调整虚实、平衡阴阳、防病保健的调理和预防疾病作用。

临床常用督脉灸调理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女性痛经、闭经、不孕、黄褐斑、男性的精冷不育、滑精等阳气亏虚性病症。

因为长期熬夜、劳累过度、精神压力过大、嗜食寒凉的饮食物等原因,耗伤身体阳气,都可以通过督脉灸来调整身体状态,使身体恢复健康水平。

2、暖宫灸

女性宫寒则气血淤滞、不孕不育、妇科疾病等发生。艾灸对于女性胞宫的保养是很好的,特别是长期月经不调、情志意抑、易怒或月经服痛、腹胀、腰虚酸软等妇科疾病,通过艾灸通经络,调气血,祛湿寒效果都很好。

三伏灸注意事项

1、做艾灸期间和做完艾灸不能马上吹电风扇,吹空调,艾灸后2到3小时后才能使用空调;

2、做灸后不能沾凉水,不能马上洗澡,半小时内不能用凉水洗手;4小时内不能冲澡;

3、做灸后不能吃冷饮和瓜果,防暑降温;4、做灸时出汗,灸后要擦干汗水,换上干爽的衣服;

5、空腹或刚吃完饭,不能马上做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u/6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