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zjft/150622/4643029.html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三候1一候,腐草为萤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2二候,土润溽暑
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
3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大暑习俗一、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二、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三、烧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四、食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五、喝暑羊
入伏之时,麦收结束,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于是,当地人在这一天,会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营养学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除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注意大暑易发三种病7月22日的大暑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
炎热的天气也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大暑节气该如何防病?
01中暑大暑天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怎样应对?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进行简单治疗,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医院。
如何预防?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02肠道疾病大暑天时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如何预防?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
03热中风主要原因:由于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
如何预防?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摄氏度;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预防热中风。
大暑如何养生01大暑养生重在养“心”
1.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补偿。
2.大笑“开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3.饮茶“安心”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消耗心脏阴液。
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02养生需防止这四点
1.暑邪:让你气阴两虚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气伤了以后,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所以血液容易运行迟缓,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
2.暑热:让你咽痛失眠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人们更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再加上人们汗出过多,使得体内的水分丢失增加,还会有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表现。
3.暑湿:让你肢体困重
大暑时节,雨水逐渐增多,湿邪最易乘机而入。
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症状,不仅皮肤感觉黏黏的,连内脏也黏滞起来,这就导致有些人出现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4.脾胃差:让你胃肠难受
大暑前后湿气重,脾胃运化能力差,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冷热不调,如果大量喝冰镇啤酒、吃冰激凌,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没有胃口吃饭等。
03要化气生津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
建议: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生姜、枸杞等。此外,可适当多喝紫菜汤、菊花茶等饮品,不仅能够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
04冬病夏治
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它至盛的阳热之气可以用来温通我们身体的每一条经络,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赶紧加入过大暑的行列,把握“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
建议大家多去户外走走,可以选择行走、慢跑等,这些有氧运动都很适合在暑天进行。但运动时要把握好量和度,要避免大汗淋漓,否则反而容易耗气伤阴。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湿气侵袭人体。
除了运动,洗热水澡也有助阳气生发。洗浴时可用热水反复冲淋颈背部,因为后背的督脉总督全身阳气,热水冲淋有助于振奋体内郁闭的阳气,此为通督法。
大暑吃什么?01清热提神吃点“苦”适当吃些苦味食物,既能健脾开胃,还能预防中暑。另外,苦味食物还具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回复精力和体力,减轻乏力感。推荐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等。
02解暑健脾多吃豆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容易疲劳和食欲不振。因此,应注意健脾养胃的食物摄入。推荐食物:绿豆汤、莲子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则可以缓解脾胃虚弱的情况。
03益气养阴多喝粥桑拿天,天气湿闷,容易耗气伤阴,出现虚弱无力等症状。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增强体质。推荐食物:建议多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此外,山药、大枣、鸡蛋、蜂蜜、莲藕、木耳等也有滋阴功效。
04能量补充食蛋白大暑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推荐食物: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已经到来
小编送上的养生小妙招要记牢
希望你能够抓住夏天的尾巴
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