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否可以根治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
义烈祠的故事
YiLieCisStory
传说邱女之孝义感应“天地阴阳、日月光华”之灵气,死后升天,有呼风唤雨之灵验,呵护着一方安宁。同治皇帝褒封“孝义神女”,福建学政诏令建祠,赐制“义烈祠”御匾。义烈祠自崇位后,远近善男信女虔诚奉祀,香火昌炽,英灵显赫。在庙祠大门,书题着“义孝善慈浩然正气,烈女淑德光照人寰”的联句。不论是古代、现代,还是未来,孝义神女之孝德义情都在感召着后人。
大清雍正年间,今界山镇境内发生了一个轰动整个泉州府的传奇事件。话说年,东张村某户独生儿子陈玉瑛暴病而亡。陈玉瑛年方十六,正值青春不幸夭折,对其父母而言是何等巨大的打击。二老哭得天昏地暗,惨痛情景令人唏嘘。
这陈玉瑛之前订过婚,与邻近港西村同龄邱女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为秦晋之好。邱女这天正在家中做针线活,惊悉未婚夫去世的噩耗,极度悲伤,痛不欲生。其父也非常难过,脱口而出:“我儿如此伤心,何不到陈家吊丧!”邱女二话没说,遂收拾衣物,身着素服,披麻戴孝,直奔夫家而去。
小女子匆忙赶到东张陈家时,乡亲族人正忙着出殡事宜。众人忽见这女子从棺木底下钻穿而过,以示行合卺之礼,不由得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送走未婚夫后,邱女坚定地对公公婆婆说:“二老只有玉瑛这个儿子,现在他没办法尽孝,我作为媳妇,理应替玉瑛侍奉二老。”
婆婆老泪纵横:“这怎么行!你的心意我儿若知,也应含笑九泉。可这事关系你一生甘苦,万万不可。”
可邱女心意已决,从此留居夫家。勤劳茹苦、贤惠殷勤,孝敬翁姑。为了一家三口的生活来源,聪惠的邱女开个小杂货店,经营买卖。她委托堂亲进货,自己从沿街的小方窗递出货物,收取银两。
由于公公痛失独苗,日夜悲泣,不久就病倒了。老人病情发作时,身边要有人不分昼夜守候。邱女与婆婆轮流照顾着,为了让公公吃好,她隔三差五改善生活,变着花样调剂饭食,让老人换口味。公公每次吃饭,她都一碗一碗地喂,直到老人吃饱。
三年后公公去世,只剩下邱女与婆婆相依为命。婆婆也上了年纪,时常卧床不起,吃喝拉撒、端饭送水、梳头洗脸、更换被褥等都靠邱女完成。为了不让老人生褥疮,她每个午都要为老人翻一次身,垫屎毯,衬尿布。为了让老人不因长期卧床而精神萎靡,邱女一有空闲就陪在老人床前说说话,并用木制轮椅推她到外面晒晒太阳……
照顾老人的重担,数十年来全都落在邱女肩上,许多事情说起来简单,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为了延续香火,邱女还收养了一个孩子,取名国宝。她既要照看杂货店,又要服侍老人,还要做家务活,养育孩子,繁重的事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邱女从不怨恨嫌弃,总是耐心地孝顺婆婆。她对婆婆说:“您虽然不是我的生母,但我是儿媳,您就是我的母亲,孝敬您老是应该的,只要您身体健康地活着,我才有相依为命的人。”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里,老人夏天喝绿豆汤、西瓜水;冬天喝热茶、鸡汤,夏天不中暑,冬天不着凉。婆婆在邱女的敬奉之下,安宁地走过最后时光。左舍右邻都说:“陈家真是祖先积德,夭折了一个儿子,却来了一个比儿子还亲的媳妇。”
邱女以真情孝行,演绎了感人的故事。孩子在她的悉心教导和熏陶下,知书达礼,文武双全,成为乡里闻名的武秀才。嘉庆八年,邱女谢世,享年八十一岁。其尸骸与亡夫合葬于九峰山脚下,陵墓坐东南向西北。邱女之孝德义举经官府层层上奏朝廷,清仁宗嘉庆皇帝大为感动,宣旨昭彰旌表,赐建“烈女节孝”牌坊,此牌坊就建在今福厦公路界山白水岭路段左侧路旁。民间传说,在天空来来往往的鸟儿都为邱女之孝义所感动,在坊顶驻足却从未在上面拉屎。可惜因年久失修,坊基水土流失,牌坊于年倒塌,众多构件荡然无存,唯“圣旨”二字石牌尚在。
供稿:陈祖基
●你好,夏天!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助企纾困有这些好政策!●“快乐五一”丨界山玉湖中心幼儿园开展劳动节系列活动
●急扩!泉州疾控深夜发布紧急提醒!
总监制
泉港区融媒体中心
主编
庄燕红
责编
柯晓昀
编辑
陈媛庄温静
制作
王鹏飞
运营
泉港广电传媒有限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