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气温将持续升高,掌握一些养生小知识

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阳气外发,阴气居于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此时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尤其要注意养生。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持续的高温,容易导致中暑。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下面从六个方面,介绍夏季的养生知识,帮你轻松过夏天。

第一、重在养心

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夏季“心”正处于很“旺”地位,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从而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善于自我调节。

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静,做到神清气和,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保持清淡的心态,则平和宁静,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生活,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其次,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另外不妨有意作一些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的活动:适当地晨练,适当地娱乐,适当地避暑休养等,都对养心有一定帮助。

第二、健康饮食

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在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另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对男子性功能的保护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多喝红豆薏米汤可排除身体湿寒气、利尿。

西瓜、黄瓜、苦瓜和桃,这四种夏日常见护心瓜果可以多多食用。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夏季养生水果:桃、猕猴桃、葡萄、橄榄、荸荠。既可以生津开胃,又能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

第三、良好作息

夏季昼长夜短,尤其要注意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1、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因此,夏季应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2、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3、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本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4、注意寝室的温度、湿度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20℃以下会使人有寒冷的感觉,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另外寝室的通风要好。

5、对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来说,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由于坐着睡和趴着睡都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睡应以卧姿为宜。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临睡前也不宜饮用酒、咖啡、浓茶等。

第四、适量运动

1、最好选择在户外进行运动,如公园、湖边、庭院等视野开阔、阴凉通风的地方,都是较好的运动地点。

2、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早上七八点或者傍晚五六点锻炼,温度适宜,效果最佳。

3、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活动强度以自身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以0.5-1小时最佳。同时,运动前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注意事项:

1.不宜在运动后立即吃冷饮,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的人,以免肠胃血管突然收缩而造成胃肠不适,甚至猝死。

2.运动后不要大量饮水,以免给胃肠和心脏带来较重的负担。

3.不要在运动后马上冲凉水澡,以免造成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引起热伤风。

4.尽快更换汗湿的衣物,以免着凉诱发感冒、风湿或者关节炎等疾病。

第五、注意防暑

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

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医院治疗。

第六、防病保健

夏季不仅温度高,湿度大,并且气候多变,为病菌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人体的消耗增加使抵抗力减弱,季节性疾病也随之上身。因此,我们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更应注意夏季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1、风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

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毫升至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

再有,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儿。

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2、细菌性痢疾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蚊虫传染也是夏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疟疾就是通过蚊子叮咬带菌而传染的。

所以在夏天,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为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极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还有,卤菜是夏天较受人欢迎的菜品,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为妙。

3、细菌性食物中毒

每年夏季,特别是的七八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各地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10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