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丨祛湿养心,冬病夏治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最多的节气。酷热加湿重,大暑时节愈加闷热潮湿,形成了熬人的“桑拿天”。大暑养生重点在于祛湿和养心,祛湿除烦缓解憋闷感,养心除烦缓解憋闷感。

大暑天热防中暑伏天冬病夏治忙

大暑节气讲究“夜卧早起,午间小睡”。人们每天需保证至少七到八个小时的有效睡眠,晚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缺少睡眠易导致肝盛阴虚,阴阳失和。而午间适当的小睡,有助于心经运行。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大暑正值伏天中,医院开展的“三伏贴”敷贴疗法正适用于大暑节气。

大暑节气防情绪中暑切莫动“肝火”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应谨防“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所以夏季控制好个人情绪,谨防疾病。

大暑节气进入“中伏”,高温酷热,易动肝火,人们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遵循“急躁易中暑,心静自然凉。”原则。首先要静心养生,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其次要注重心理纳凉,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   

大暑饮食有原则,避免暑热重在“清”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大暑时节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极端的热”。因此大暑节气养生重在一个“清”字,即在注重饮食“清洁”、机体“清热”的前提下,进行“清补”。

“清热”最好喝粥。暑天酷热,及时补水的同时也要注意清热祛火。西瓜具有清暑、解热、补水的功效,因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西瓜作为清暑佳品。但夏季肠胃较脆弱,吃西瓜时要注意避免伤及肠胃。一是不要一次吃太多,二是尽量不要贪一时之凉吃冰西瓜。除水果外,清热祛火还可尝试一些“度暑粥”,如苦瓜菊花粥、薏米小豆粥等。

“清补”首先要祛湿。像山药、莲藕等,都是进补的佳品,绿豆清暑、薏仁祛湿,特别是绿豆薏仁粥,可供大暑之季清热祛湿。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清淡的饮食可保持消化道清洁与通畅。

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大暑节气的佳肴。

1

清拌茄子:

[配料]嫩茄子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投如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2

绿豆南瓜汤:

[配料]绿豆50克,老南瓜克,食盐少许。

[做法]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绿豆甘凉,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气。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3

苦瓜菊花粥:

[配料]苦瓜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克。

[做法]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功效]清利暑热,止痢解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yy/5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