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画乐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
闷热的日子,
而今年的三伏天预计有40天。
SUMMER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六邪”中的暑邪。
毒辣的太阳,高升的气温,燥热沉闷的空气,对于天生爱动的孩子来说,着实不好过。
适逢暑假,这无疑又是对宝爸宝妈们的一次考验。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再加上孩子抵抗力差,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如何过好三伏?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有人不禁要问,夏天不是要防中暑吗,怎么还会受寒?
其实在夏天,为了散热,我们的毛孔是打开的,像吹空调产生的风寒很容易就“钻”进体内。而我们也不像在冬天时那样,会特别注意保暖,所以对于小孩和体弱的老人来说,如不注意,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受寒,出现感冒、腹泻等病症,或者一吹空调,肩颈、膝盖就阴冷阴冷的不适现象。
建议:
1、避免冷风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2、护好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3、饮食注意少寒凉。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SUMMER
孩子中暑怎么办?
三伏天闷热,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对环境气温变化适应性差,并且宝宝的汗腺不发达,体内水分贮存有限。
再加上孩子新陈代谢快,产热多,一旦周围环境温度超过体温,体温很容易就上升。所以孩子比大人更容易中暑。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中暑?
测温: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已达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冒汗:皮肤摸上去很热但无汗,或突然冒大量冷汗后无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且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精神状态:宝宝烦躁不安甚至哭闹,或是浑身软绵绵没有力气;体征:呼吸及脉搏加速;人却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等昏昏沉沉的现象。
中暑紧急处理
1、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治疗
立即将宝宝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电风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以增加散热,给予清凉含盐饮料,体温高者给予冷敷。
2、重症中暑的治疗
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体外降温:
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宝宝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对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
如果宝宝中暑症状严重,或者护理后发现孩子状况还是不好,建议立即送医治疗。
三伏天怎么吃?
肉:入伏吃三肉
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鸡肉:补充恢复体力
猪蹄:提高身体免疫力
瓜:入伏吃三瓜
吃苦瓜:入伏祛痱子
吃丝瓜:入伏平痰喘
吃冬瓜:入伏增食欲
饭:入伏三主食
头伏吃饺子:平补效果好
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三伏吃烙饼摊:恢复补营养
-END-
图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