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到了八月底,三伏天即将过去,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室内外的温差很容易让人中暑,那么三伏末我们应该如何养生?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很多养生达人耳熟能详的俗语。这句话的意义在于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的确,成天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躺着、坐着,一点运动量都没有,会使身体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下降。但也不赞成在三伏天,在酷热的室外做大量高强度运动,特别是老年人、孩子和长期不运动的人群,出汗太多,容易造成津液消耗,出现口干、发烧、消瘦等症状。
伏天养生要看体质九种体质,九种养生法现代中医理论把人的体质分为几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淤质、温热质等。体质不同,应注重的养生之道也略有不同。
三伏天炎热潮湿,各类健康问题会接踵而至,根据每种体质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养生侧重点,具体如下:
平和质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避免过冷过热,过于饱胀;应注意食物粗细平衡搭配,少食辛辣食物。起居上应注意生活节奏,要有规律,可适当晚睡早起。
气虚质四肢倦怠、肌肉松软、总觉疲乏,抗病能力较弱。饮食应以补益脾肺为主,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黄豆、白扁豆、鸡肉、大枣等。起居上,除了要保证生活规律外,还要适当午睡,避免劳累和慎避风邪。
阳虚质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一年到头都不宜多吃冷食冷饮,哪怕最热的伏天也是如此。饮食上宜食甘温助阳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花椒、胡椒、荔枝等;少食黄瓜、冬瓜、梨、西瓜、绿茶等。可在三伏天选择冬病夏治,以改善体质。
阴虚质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怕热、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宜食瘦肉、鸭肉、绿豆、芝麻、百合、葡萄等;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起居上要规律,避免熬夜,戒烟酒。
血瘀质体态壮实,肤色偏暗,刷牙易出血,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易烦躁。饮食上宜食黑豆、海带、萝卜、胡萝卜、饮茶,少食肥肉。起居要规律,适当增强户外健身活动。
湿热质易长痘、面目鼻尖发亮、体型偏胖,性格上易怒。饮食上宜食清淡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薏仁、空心菜、丝瓜、冬瓜、莲藕等;少食韭菜、生姜、辣椒、葱蒜、凤梨、火锅、烧烤等。不宜熬夜,要适量增强一些高强度户外活动。
达妇宁女性生殖健康系统解决方案组合
轻松解决女性妇科炎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