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上一个伏天,冬天的寒气都没了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今年的中伏比往年多10天,一共20天炼狱般的日子,我们应该如何做?要想在这中伏天、长夏安然自在,就要明白天地之气的变化特点,趋利避害,实现养生的目的与乐趣。

三伏养生重点各不同,中伏如何养生才好呢?

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此时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养生做准备。

末伏:躲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最易伤心,这个时候进补没有好处。所以养生要点是:躲。不要大量吃肉食,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中伏:除病根

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40天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比如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觉得天气热,爱吃冷饮,又不加节制,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胃寒,生出了胃病!所以,这些人夏天一过,总是胃痛、消化不好,还找不到原因,其实这就是三伏天落下的病根儿!那么,中伏如何养生才好呢?

一、中伏需补阳,早晨三片姜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万病皆损于阳气,要想健康长寿,先要把的阳气补足。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吃三片醋泡生姜。

“中伏”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补充阳气是最佳时节。人体也要与自然界阳气相应,顺其升发之性“动而向外”。

二、用醋泡姜,就是吃补药汤,补肝升阳、不上火

日常保健吃姜,一定要在早饭时吃,所谓“早吃姜,补药汤”。醋泡姜是收敛的,于是原本辛散的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也没有姜的一大股辣味儿了。

醋泡姜是酸的,酸味走肝经,这时姜的升发功能容易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吃一点醋泡姜片,既升阳气,又疏发肝气。而且还不会把阳气过多地耗散在脾胃上,一点不浪费。

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

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提神

要是你早晨起来脑子不清醒,昏昏沉沉的,一两片姜马上就能让你神清气爽。

三、姜入凉菜:防病、抗衰老、护肠胃

“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南宋朱熹说的是“姜”就是生姜。

孔子一年四季不离姜,曰“不撤姜食,不多食”。大家往往记住了孔子不撤姜食。

生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起到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抑菌护肠胃的效果也很好。除了醋泡生姜,在拌凉菜时加点姜末或姜丝。不仅驱除人体内的寒气,并且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预防食源性疾病。

四、夏季做好醋泡姜,“不用开药方”

食材:醋一瓶、子姜若干、盐、白糖、还要准备一个大罐子

具体步骤

1、洗姜、切薄片

子姜买回来后洗净、晾干;大罐子提前洗干净、用开水烫过、晾干;再将子姜切成薄片。

2、烫姜防变质

烧一锅开水,将切好的子姜放进去快速捞出,过一下水。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这一步是防止子姜在腌制的过程中变质。

3、加糖、盐拌姜

捞出的子姜晾干,然后加适量盐拌匀,再加糖拌匀,糖的分量要比盐多4倍,这样腌出的姜香味会更浓郁。

4、醋泡姜

最后放入罐子里,倒入醋,醋覆盖2/3的姜就可以了,因为姜在腌制几天后会出一些水,最终会覆盖住全部的姜。

“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尤其适合中老年朋友,夏季养生奇效,给身边的朋友们看看哦!(提示: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该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实用,为了安全起见,非专业人士,使用以上方法时,最好在你本地专业医师的辩证指导下使用)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skangd.com/zszl/3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