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正值严寒冬季,天气寒冷,很多家长怕宝宝着凉常常里三层外三层把宝宝裹成小粽子。其实冬季给宝宝穿衣有讲究,过度给宝宝添加衣服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捂热综合征”!
年2月
厦门一名刚满百天不久的婴儿,因睡觉时被家人包裹地太严实,最后再也没能醒来。
年2月
襄阳一名7个月大的婴儿因感冒咳嗽,被家人裹上厚厚的衣服,捂热致死。
年11月
武汉一名刚满月的婴儿因出现了咳嗽、流涕的症状,被家人捂汗致死。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每一条都是人间悲剧。可令人痛心的是,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唤不醒的人”,认为宝宝发烧了要捂汗,手脚偏凉就要添衣服。难道非得等自家宝宝出了事儿,才能扭转这种偏见吗?
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婴儿捂热综合征(InfantwithMuggySyndrome,IMS)又称婴儿蒙被综合征,是因保暖捂热过度引起的一组以缺氧、高热、大汗、抽搐、昏迷及呼吸衰竭为主的症候群。俗称冬季“中暑”。
捂热综合征好发年龄为0-4岁,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
好发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当然也有少部分发生在夏季,由于母亲做月子,不能吹风,刚出生的新生儿也怕受凉,所以在炎热酷暑的时候呆着密不透风的房子里,也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主要病因:
1、蒙被造成呼吸道受阻,没有新鲜空气,引起婴儿慢性不全性缺氧。
2、温度过高、大汗淋漓,造成婴儿急性脱水导致虚脱。
3、婴幼儿的呼吸系统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未发育完全,无力挣脱过热和缺氧等不利环境。
临床表现:
体温出现过高热,体温一般在40℃以上,最高可达42℃以上,还有大汗淋漓,衣服和被子湿透,有脱水表现(小儿眼窝下陷、囟门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干燥),接着大汗淋漓,有脱水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甚至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等。
并发症:
缺氧不仅会导致大脑不同程度受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有统计称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死亡率为17%~30%,大约12%的患儿可能发生脑性瘫痪、智力落后和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治疗:
1.降温退热
是治疗的基本措施。家长应该首先去除捂热的原因,撤离高温的环境,让孩子尽快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医院救治。孩子体温很高,要迅速降温。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如用冰垫、温水擦浴等,不要用发汗药,以免出汗过多加重虚脱。
2.迅速给氧
是治疗的必须手段。给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和呼吸状态。如有脑水肿出现,应该采取高压氧治疗。
3.液体疗法
也是抢救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患儿高热大汗后使水液大量丢失,会引起脱水和酸中毒,因此必须积极补充水分,纠正酸中毒。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
如发现宝宝有类似捂热综合征的症状,医院就医!
如何给宝宝保暖防“捂热”?
①宝宝衣着合适
以手心温热、头颈无汗为度,切勿将宝宝裹得太过严密。
②被盖不宜过厚
宝宝睡觉时不要蒙被过严或含着乳头睡在妈妈腋下,以防影响呼吸,这容易引起缺氧和窒息。
③母婴分被
提倡母婴分被睡眠,尽量不要母婴同盖一床被或让婴幼儿睡在母亲的腋下,极易形成高热和缺氧的环境。
④外出注意透气
外出时应使用透气性好的小包被适当包裹婴儿,不要用衣被裹得太紧太厚,尤其不应蒙住婴儿头面部,并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畅通。
穿衣新技能:
保暖又不厚重的宝宝穿衣法则:“洋葱式穿法”
像洋葱一样穿着一层一层的衣物。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根据场合与温度,可以一层层加上或脱下,需要时,可搭配帽子、袜子、手套、围巾等小配件。
捂热综合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疾病,所以贵在预防,杜绝发生。
最后祝所有的孩子都健康成长
远离疾病
有个美好快乐的童年
医院康复科儿童区健康
陈清云:
蒋志恒:
蒋志恒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