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流感,全家担忧;孩子流感,全家着慌。
流感
是什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和副流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
如何传播?
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例如打喷嚏、咳嗽、讲话等,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流感
高危人群
流感初期,大部分为学龄儿童,与成人相比,儿童感染流感病毒,不仅排毒时间长,而且在呼吸道中的病毒滴度更高。
以下人群患流感后,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等,需格外注意。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m)2];
5.妊娠期妇女。
流感
表现症状
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6-8天,重症者、免疫低下及婴幼儿流感患者排毒时间更长,可达2周。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等,但儿童感染因年龄不同而各具特点:
新生儿往往出现嗜睡、拒食及呼吸暂停;
小婴儿出现高热、易激惹、喂养困难等,并伴有严重的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症状,出现咳嗽、喘息、气促痰鸣等症状;
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以发热、咳涕为主。
除此之外,流感容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细支气管炎、喉支气管炎和肺炎,婴幼儿和免疫低下的患儿还可能并发重症肺炎。
因此,如何防治儿童流感,是家长们在育儿路上应该了解的重要一课。
目前,正是流感高发时期,家长该如何保护家里的孩子安然度过这个冬季呢?如果不小心中招了,又该如何缓解孩子的不舒服?
01
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要防治小儿流感,我们首先得会区分清楚流感和普通感冒,千万别误把小孩的流感当普通感冒那般应对!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主要区别如下:
不伴并发症的流感儿童通常在3~7日内逐渐改善,咳嗽和体力恢复则需要1~2周。
02
如何预防流感?
预防方面着重为避免交叉感染,避免发病诱因。
基本上,流感预防手段都是老生常谈的,但却是很容易被忽视,而这些被忽视的细节,往往是导致儿童流感的罪魁祸首。
?正确洗手
洗手还能洗出花儿来?别说,手洗对了还真能预防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
正确洗手方法如下图所示,就是传说中的“七步洗手法”,这七个步骤建议在流动的水下完成,且经常用肥皂(要冲洗干净)或使用含酒精洗手液洗手,洗手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
?远离流感患者
远离已患流感疾病的人群,最好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口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可以在暖和的中午或下午,带孩子去空气流通的地方走走。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通常接种疫苗后2-4周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除特殊情况(小于6个月、对鸡蛋过敏及其他不适合接种的疾病等),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在医务工作者指导下为儿童和免疫力较差的成人接种疫苗。(关于儿童疫苗可见往期文章自费疫苗要不要打?儿童疫苗接种看这篇就够了!)
?加强卫生管理
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所处空间密不透风。
②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③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④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
?提高自身免疫力
预防一切疾病的最好途径,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而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平衡膳食、适当运动、提高体质。
此外,还要注意穿衣过多过少、室温过高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问题。
以上预防方法,不仅是针对儿童,家长们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有家长中招的话,小孩得流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03
小孩得了流感,怎么办?
当小孩出现疑似或确诊流感时,家长还是要镇定一些,别吓得慌了手脚。
流感本身的症状并没有那么可怕,真正让流感控制变得紧迫起来的是相应的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等。
因此,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如饮食情况、精神状态、运动情况等,如情形尚佳,可继续观察。
若实在不放心,可给孩子用口服奥司他韦,该药安全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口服奥司他韦具体治疗和预防的剂量、疗程如下表所示:
在此期间,注意休息和护理,发热期宜软食或流质饮食,多饮水,哺乳期婴儿应少量多次喂奶。有二胎家庭,应注意隔离。
但,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情况: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家医院诊治!这种时候千万不要自己给孩子吃药、用偏方了!
总之,孩子得病,家长一定不能慌乱!在无法自行判断、焦虑不安的情况下,可寻求医生的帮助。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儿童疫苗9价HPV疫苗冬季进补无痛分娩感统训练瘢痕子宫生育慢病管理糖尿病冬季饮食女性健康皮肤干燥高血压早衰症状尿酸与痛风家庭医生小儿发热预防颈腰椎病胶原蛋白孕育孩子身高疫苗改善体质盆腔积液皮肤黑眼圈附件炎颈椎病妇科自查新生儿黄疸湿疹与痱子疱疹性咽峡炎预防及处理中暑身体抽搐宝宝呕吐手足口病宝宝腹泻孕前准备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李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