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冬病夏治,补气养心

01

大暑三候知多少

古人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一个“极”字,概括了这一节气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热!传统上在二十四节气之下,又分了七十二候,每一个节气都有三候,各占五天。用来更细致地描述这一节气的天候特征。大暑自然也有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1、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2、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3、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大暑节气-饮食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这个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等食物。

度苦夏,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二:适当吃点生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有“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

三:益气养阴

夏令三伏,大暑时节,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在夏天最炎热的“三伏天”里,值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应以益气养阴为主,通过善荷香灸方法,温补阳气、活血通络、驱散寒邪,不仅能扶正固本,从根本上治疗病症,还能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正是“冬病夏治”、“未病先防”的好时机。

善荷香灸在三伏天对特定的穴位施灸,香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将双重阳气注入体内,还可以将香药的药性循着经络传导,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治病保健和美容效果。夏季,体内寒邪所致之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用善荷香灸伏天灸进行内调外养,预防冬季旧病复发,减轻其症状。目前,善荷香灸冬病夏治法的临床运用,针对各种症状的调理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大暑重点施灸穴位:大椎、肾俞、心俞、神阙、关元、膻中、涌泉、合谷

以香养心

以灸养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zl/5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