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入科为肝硬化脾亢患者行部

近日,医院介入科顺利为两位肝硬化脾亢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病例1—

病例1:患者罗某某,男,62岁,既往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有“肝硬化”病史。因头晕1周,腹泻3天,于5月27日入住医院肿瘤血液消化内科。入院诊断:1.肝硬化失代偿期脾亢;2.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化验检查:白细胞(2.5×/L)、血小板(35×/L)减少(属危急值)。经介入科科长胡忠林副主任医师会诊后,6月1日为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第9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5×/L)、血小板(×/L)已恢复正常,6月11日患者康复出院。

—病例2—

患者余某某,女,58岁,因慢性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经药物升白细胞、血小板治疗后仍反复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5月21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3×/L)血小板(30×/L)减少,(属危急值)。经介入科科长胡忠林副主任医师会诊后,5月25日为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1周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59×/L)已恢复正常、血小板(73×/L)明显升高,6月4日患者顺利出院。

正常脾脏有两大功能:

1.过滤血液。当血液流过脾脏时,衰老的血细胞会被脾脏吞噬,让正常健康的血细胞通过,起到过滤血液的作用。

2.免疫功能。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体液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部分脾栓塞术通过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梗死、机化、萎缩,最终纤维化,这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削弱了脾脏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能力,改善脾大患者的外周血象,减少患者的出血倾向,同时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不受影响。

近年来,医院介入科在学科带头人胡忠林科长的带领下不断开拓介入治疗新技术。先后开展了CT引导下全身各部位穿刺活检、经皮穿刺囊肿硬化、脓肿引流、肝癌、肺癌、食道支架置入、胆道PTCD+支架置入、咯血、实质脏器(肝、脾、肾)破裂出血介入栓塞、部分脾栓塞术,子宫肌瘤/腺肌症介入治疗、切口妊娠介入栓塞、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成型术、下肢静脉曲张等介入治疗术,所开展新项目在县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为辰溪及周边区域的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经济、更先进、更优质的就医服务。

●图文:刘玉宏●

●编辑:钟莹●

●审核:吴佐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zl/5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