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天多人中暑死伤有人毒辣阳光

热心助人提醒好小编

连日来,申城持续高温,这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不啻是一场考验。

昨天,浦东南汇地区有2名老人被发现死亡在了烈日下,而就医的中暑病人也比平日增加了不少。

网友发来现场视频

记者了解到:昨天傍晚6点左右,浦东南汇地区沪南公路、远联路路口一个玉米地里,一名76岁的老伯被发现躺在地里不省人事,、接报后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发现这名老伯皮肤被灼伤,最终确认死亡。

目击者康阿姨介绍:“我问我老公:那个老伯看到吗?老公说大概在马路边吧?我去买个西瓜,回家的时候从门里进去一看:老伯伯人都黑掉了,嘴巴里都是白沫。我吓坏了,赶紧跑过去让他们去快点来,闯祸了!”

据目击者说:这名老伯早上一直在农田里劳作,而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康阿姨曾经劝过他,但他可能也没当回事儿。

康阿姨说:这名老伯有高血压病。因此,这位老伯的死亡应该是综合因素导致。

无独有偶的是,昨天,悦目路、盐朝公路一农户家中也发生老伯晕倒在家门口的意外,急救人员赶赴现场后发现老伯已经死亡。

急救人员说:他身上都烫出水泡了。其家属称老人平时身体不错,不知什么原因导致意外发生。

医院急救创伤部王主任介绍:近期他们接收的中暑患者,大多都是因野外高温,再加上自身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且往往有基础病,从而出现了不适症状。中暑情况呈现高发态势,院方也增加医生比例,以更好地救助病人。

医院急救创伤部主任王树云介绍:“最近中暑患者有这样几个趋势:第一,都是在野外高温环境下面,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特别是有神经、精神病的。再合并高热,往往以头晕、胸闷反映出来。这些病人往往体温非常高,严重的甚至有意识障碍。”

“对于这些病人,我们组织力量,抢救室安排了一些人力。原来抢救室是1个医生,现在我们安排了3到4个医生。我们不仅每天白天、晚上,特别是中班的时候,6点到10点,病人特别多。现在我们抢救室,每天接收病人,大概有40、50个,比原来增加1倍以上。”

今天(7月24日)一天,医院收到8例相关病例,其中1人轻症,7人重症,现在4医院治疗中。

王主任建议:老人的儿女要多给予父母关心与照顾。了解中暑的病症和防治等相关常识,并予以足够重视。

而在市郊大地,老年人、务农人员中暑情况较多,浦东南汇地区的不少居民勤劳朴实,勤俭节约。有些老人舍不得吃穿、不肯打车、性格刚毅(上海话:比较弹硬),年轻时是苦出身、年老了就省吃俭用、不辞辛劳。

医生介绍:曾经有位老人在马路上连续步行几公里,最终在烈日下,晕倒在地。

而重度中暑会引发热射病,这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可累及脑、肝、心、肾等多种器官,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其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及非劳力性热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主要在高温、湿度大、无风天气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伴大量出汗,病死率高。

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在高温、居住环境封闭的年老体弱人群中发病,表现为皮肤干热,发红,无汗,甚至可出现行为异常、癫痫样发作、休克、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

天气燥热时,要多喝水,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行走,以免发生意外。有的中暑的病症不是一开始就发热,可能是头晕、乏力、吃不下东西。如果对于这些早期的症状能够及时地予以重视,可能这些患者就不一定会发展到后面那么严重,医院来。

所以,市民应该有一些应对中暑的防治知识,在高温天气下一定要多喝水。关键是不要长时间在高温天气下外出行走,特别是在中午的时候。在太阳下面行走危险非常大,会因为太阳直射发生意外。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认为中暑很正常,对高温条件下出现的头晕恶心不重视,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但这可能成为致命的凶手!

最后小编给各位准备了之后几天的天气预报,从周三开始,上海的气温将逐日下降。但大家还是得做好防晒工作,预防中暑!

未来几日天气:

7月25日星期二:晴到多云,31~40度

7月26日星期三:晴到多云午后阵雨,31~38度

7月27日星期四:晴到多云午后阵雨,29~37度

7月28日星期五:晴到多云午后阵雨,29~36度

写稿很辛苦的

请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zl/6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