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鸣蜩,六月精阳,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立秋虽至,高温未退,明天虽然出伏了,但仍需注意预防中暑。今夏我科接诊了多例热射病患者。热射病即重症中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而发病,可出现如下症状: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晕厥,昏迷,甚至高热,热痉挛,肌溶解,热衰竭造成死亡。
热射病的抢救处理要做到早发现,早降温,早扩容。尽快脱离高温环境,可以物理降温。降温目标,要在0.5小时内将体温降至40摄氏度,2小时能降至38.5摄氏度,发病5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期,迅速降低核心体温。迅速补液扩容,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尿量维持在-ml/h,适时利尿,碱化尿液。
另外,不能误认为醒了就好了,第一张化验单正常就没事,12小时-1周都处于绝对观察期,谨防脑水肿,DIC,SIRS,MODS等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
中暑的预防要尽量避免在室外高温环境下活动,室内保持通风,多饮水保持充足睡眠,备用防暑降温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急诊室里总是充满了挑战和戏剧化,想快速识别与处理急诊危重,就要抓住起特征,以后会推送相关常见疾病的急诊处理,大家可以留言感兴趣的疾病问题。
本期作者:胡晋责编:胡晋主审:周盛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