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梧州岑溪周先生向上记者反映,今年9月其医院治疗期间,家属从该院不同科室的两位医生推荐的销售人员处购买了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属血液制品),事后发现该血液制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且两位医生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等规定,于是向相关部门投诉。
周先生称,医院、医生分别向其道歉并提出“私了”,希望其撤销投诉,并愿意退还购药款项。周先生称,自己和家人未答应,医院依规处理。
11月26日,岑溪市卫生健康局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称,医院医生没有明确要求患者家属购买、使用指定名称、供货商的生物制品,患者家属购买的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在参考价格范围内,不存在价格偏高及乱收费行为。
12月11日,被指向患者家属推销免疫球医院ICU陈医生(音)表示,自己正在上班,医院。该院ICU黄主任则表示“手机信号不好”,挂断电话。9月10日,医生打电话叫人将8瓶免疫球蛋白送至医生办公室,患者家属向送药人员支付药款元。/受访者供图家属质疑医生违规推销血液制品周先生告诉记者,今年9月8日,他母亲从外地转医院ICU治疗。岑溪市卫生健康局岑卫信处[]6号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显示,经调查,周先生母医院时生命体征不稳定,呈昏迷状态、气管切开,肺部有明显感染病灶、感染严重。入院后医生根据病人情况,判断患者有使用免疫球蛋白及人血白蛋白的指征,多次和家属进行病情沟通,包括告知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目的及意义、医疗风险等。周先生告诉记者,该院ICU陈医生向他表示,其母亲检查结果显示白蛋白低,需要输入免疫球蛋白,并多次要求其购买。他并不清楚免疫球蛋白的具体作用,医生也未向他清晰说明情况,“按照普通人‘缺什么补什么’的想法,既然蛋白偏低,那就要补蛋白。”周先生称,9月10日,陈医生打电话叫人将8瓶免疫球蛋白送至医生办公室外过道,他向送药人员支付了药款共计元(每瓶元)。9月12日,周先生母亲转到该院神经外科。当天,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以同样方式,打电话叫人往病房送来2瓶人血白蛋白,共元(每瓶元)。9月13日、14日,家属又以同样方式,购买了4瓶人血白蛋白,共元。9月16日,周先生母亲因肺部感染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再次转入ICU治疗。此时,周先生从其他患者处了解到,医院外许多药店也可买到有正规生产批号和合格证的人血白蛋白,并可带回让护士帮忙用药。周先生发现,外面药店卖的人血白蛋白价格比医生推荐购买的每瓶便宜元。9月27日,周先生及家医院治疗。周先生产生了以下疑惑:医院售药的操作是否违规?为何医生要叫其他人送药,并让患者家属在医生办公室外与送药人进行交易?送药人是谁?与医生什么关系?这些药品是否有正规来源?医生是否向其他患者也如此推荐药品?医院医院医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