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高峰期保护心血管

很多人都知道,心血管疾病一般高发于冬季,但其实在夏天,尤其是气温连续超过30℃的高温天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可不比冬天低!

对于大部分血压

心脏不太好的中老年来说

这个夏天更是隐藏着致命危险

每年夏季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4个原因造成心血管病高发01新陈代谢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随着气温的升高,新陈代谢加快,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02高温出汗多,易形成血栓

高温天气,汗腺开张散热,人体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液粘稠度升高,血小板被激活,导致血栓的形成,诱发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特别是有心脏疾病者,更危险。

03空气潮湿,容易导致人体缺氧

燥热空气中湿度增高,气压低,含氧量降低。心脏为了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充足的氧气、葡萄糖等能量物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致使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流减少,容易导致人体缺氧。

04情绪烦闷激动,易出现心绞痛

天热使人易情绪“中暑”,引发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小动脉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再加上昼长夜短,睡眠质量“打折”等因素,患者易出现心绞痛、心率失常、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甚至发生猝死。

还有在高温下摄入冷饮等食物,这些都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引发心血管问题,导致心脏“跳闸”。

夏季护好心血管这么做!01晨起喝两杯救命水

临床上发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在清晨至上午10点前发生率最高。所以,晨起喝水也可以说是“救命水”。

人体一晚上平均排毫升水,一杯水才~毫升,要喝两杯水的量才够。

02中午要小睡

夏季睡眠质量欠佳,如果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小睡一会,以补充睡眠不足,也让心血管系统得到充分休息。

03不洗凉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但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洗凉水澡,容易发生危险。

一般来说,高于体温2~3摄氏度的水温相比较凉水澡来说,更能达到消暑散热的功效。其次,温水浴还具有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功效。

04气温超32℃少出门

当环境气温达到32℃时,老年人要减少体力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05不要擅自停药

夏天,人体血压、血糖相对要低一些,不少患者便擅自停药或减药,容易出现危险。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得擅自停药减药,这是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第一要务。

来源:健康日报

学会护好血管,平安度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cs/10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