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仙子学养生《晚间微课》系列”夏季防中暑指南
每个人养生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健康,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医标准上的健康和西医,它是不一样的。从西医现代医学来说健康,会通过更多的一些检测的手段来完成。我们往往发现有的人检测指标有问题,但是可能自己体感上面没有感受,还有一些就是检测的指标没有问题,但是自己的体感会非常的不舒服,所以大家对这个健康的标准不一样。
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除了先天性的一些疾病之外,我们更看重的就是日常的体感,就是身体给你提供了哪样的信号。在观察我们的身体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我们儒门学社的体质分型体系,是有我们的中医老师张玉林创立的。他的体系中把人的体质分型,分成虚寒、虚热、然后湿寒、湿热,还有虚寒加虚热和湿寒加湿热。不同体质感受到这些病症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人之所以会生病,就是我们体内的阴阳和五行系统被打破了,也就是平衡系统失衡。一种就是外感六淫,所谓的外感六淫。我们知道大自然它有六气分为风、寒、暑、湿、燥、热。如果说六气过多,就会称为六淫,它就会变成风寒暑湿燥热的这六种邪气。
另外一个致病的原因,就是内伤七情,人的情绪会直接伤害到我们的五脏六腑;还有一个就是不内外因,就是内伤情志的同时有外感。这些六淫或者外感六邪的同时,你的身体的情志受到损伤。
在六邪当中,暑邪就是夏天的火热之气所化,湿是水湿停聚体内所致,同属于中医的六邪。它们在夏天的时候,通常都会一起出现,成为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说,如果说是湿性体质的一些群友。他在夏天的时候就会特别的难受,不管你是湿寒还是湿热,或者说兼有湿寒和湿热这样的一些症状。
暑湿形成的病因湿通常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是由于我们的气候的燥湿多雨,使暑热蒸腾成为了蒸气,空气中的湿气会增加引起。
内湿就是因为脾失健运,人体的运化输布功能失常,然后水液停留体内导致的。
吃多了之后不动,也会导致我们身体内的湿气增加,外湿与内湿两者会相互影响。如果是伤于外感,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就会形成湿浊内盛,脾阳损伤,水湿不化,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在夏天的时候,就会暑热夹湿,主要的症状像胸脘痞闷,就是胸部会有发闷发胀感,然后心烦身热,舌苔比较黄腻,这样的病症都会发于夏天季节。暑湿俱盛的时候,这样的症状,尤其以南方为常见。因为他的发病会比较急,刚开始的时候,会有身热,然后头生重病,微微的出汗,口渴,呕吐,就是欲呕等湿邪的表证,这是为主要的特征。
如果说,暑湿困阻于我们的中焦,那整个人的状态就会烦热、汗多尿少,同样胸部也会发闷,然后身体会特别困倦、想睡。如果说暑湿弥漫到我们的三焦,因为三焦是我们五脏六腑的整个的管道,他就会伴有咳嗽,然后身热面赤、大便特别希、发臭、小便的赤短。还有部分人就会咳痰带血。
如果你在体内内蕴湿邪,而这个时候又外感风寒,它就会出现头痛身热,怕冷,没有汗,身体就会不舒服,胸闷,舌苔白腻。
夏暑湿形成的病因:在夏天这个季节,我们的饮食上又不注意产生了倦劳,损伤了我们的脾胃,因为暑湿发生,又感受暑湿兼湿邪就会导致病症。夏天气候炎热,人体内又因为正气不足或者天气热的时候喜欢吃生冷的饮食、吹空调,就会导致身体内的水湿停滞,往往的容易感受湿还有暑邪,最后导致疾病的产生。
饮食调理祛暑湿我们在炎炎夏日,如果要抵挡暑湿,一定要知道以下的这几点:
首先,第一点的话就是在饮食上来调理,祛暑湿。像冷饮、还有冰镇的水果,在夏天的时候都是大家的最爱,但是寒凉的食物,它会损伤脾胃的阳气,让我们的肠胃功能受损,湿气内生。那这一类的食物,就一定不要贪食。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食物,尽量先在室内放一会儿,然后再食用。包括如果运动完了之后,也不能马上大口的喝一些冰镇类的饮料。
可以食用一些天然的清热解暑的食品,比如说夏天的冬瓜,还有绿豆,丝瓜,茄子,包括西瓜,莲藕,荷叶等等当季的蔬菜。《黄帝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夏天祛暑湿重在健脾祛湿,保护我们的脾阳,可以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除了刚才推荐的蔬菜以外,像薏仁、苹果还有白扁豆,淮山药,芡实等等,可以熬一些这样的小粥,因为我们在夏天的时候胃口都不会太好,它可以作为点心来食用。
到夏天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夏天不可一味的清热去火,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像姜、葱、蒜这些辛温的食物,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因为在这些六邪当中的话,寒邪其实是就像慢性疾病一样,他会潜藏在身体里面,随着症状的加重,它才慢慢会显露出来一些疾病,所以大家都不会特别的去注意。
我们往往以为,寒邪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有,其实很多人的寒邪是在夏天的时候导致的。比如我们现在用的空调,包括生冷饮食。还有些人,特别喜欢冲凉水澡,或者一出汗了,马上就冲澡,也不把头吹干等等这一类的不良习惯,或者说反季节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我们体内的寒邪内生,然后让我们的阳气下降。
药物防治祛暑湿夏季大家也可以在家里面常备一些药物,来防治暑湿。像藿香正气水,在方剂当中,就会归为我们的祛湿剂,它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疗比如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等症状,是我们家庭在夏天的一个常备的药物。
解暑祛湿的话,可以口服藿香正气液。每次五到十毫升,每天两次。夏天食欲不振的时候,同样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液来搭配食疗,比如赤小豆、薏米仁、淮山药等等的粥食。它有助于消除我们腹部的饱胀感,然后促进食欲,可以加一点陈皮等类似的食物。吹空调后如有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也可以同样服用藿香正气液。因为它有解表化湿散寒的作用,吃了生冷食品导致的腹泻、腹痛,同样口服藿香正气液,它还可以调理我们的肠胃,缓解不适的症状。
夏季因湿热导致的湿疹、痱子,同样可以在洗澡当中,加入藿香正气液泡澡,严重的同时还可以外涂口服的藿香正气液,而不要去用抗生素。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这段时间在我给大家面诊的时候,给很多人都会开了泡浴包,让大家泡脚,然后小孩子就会建议他们去泡澡,在夏天这个季节,可以排除我们体内的寒湿。如果在泡浴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好转反应,就是她皮肤上会发小疹子的话,就可以搽一点藿香正气水。
如果说它本身已经发了这个小疹子的,用我们的泡浴包的话,可以就是马上让你的这些湿疹给消掉。大家在泡的时候,如果是泡脚的话,一定要买那种高桶,就是类似于家里的水桶那么高,可以到膝盖的。泡腿的话先把药包放进热水中,浸泡一会儿之后再加凉水。泡的时候水要没过我们的小肚腿,在膝盖上盖一块毛巾。如果是孩子的话,就可以用泡浴全身全部都拿来浸泡,像有湿气、脾胃差的孩子,在夏天的时候都可以泡澡,可以每天泡,也可以隔天泡。
有寒症的初期症状,像流清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泡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防暑降温方法要得当除了上面说的食疗的方法,包括家庭的常备药之外,还要告诉大家,选择适当的防暑降温的方法,因为如果说人体它是比较健康的,就是我们说平和体质人的话,他本身体内的散热系统就会比较好,所以他对天气的变化就不会那么的敏感,如果很热的时候,他不会感觉特别热,冷的时候,他体内的阳气又保得住。
像虚的人,天气不是很热,他立马能感受到这种热气,会变得燥热,晚上会睡得不好,甚至很多人出现眼干嘴干这样的症状。如果说是湿性体质的患者的话,一定更加要注意用夏季天然的祛湿的季节,来让身体内的通过泡脚的方式,把湿气排出。
平常我们的降温方法,天气炎热的时候因为出汗多,但是这个时候,不要直接对着风扇和空调吹。不然我们的毛孔就闭塞了,很容易让身体着凉,正确的做法就是首先先要擦干我们的身体,把汗液擦干,然后换上干净的衣物。吹的时候也不要对着空调和风扇吹,尽量选择摇摆的方式。空调温度,可以选择在26度以上,这样对身体也更好,另外也很环保。
夏天有些人喜欢冲凉,其实这样做会使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热量散发。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洗澡。蒸笼天少出门,避免淋雨、淌水,不在潮湿之地久留,更不要贪图凉快坐卧在在地上,平时可以适当运动促进代谢。我看到农村的人有这么个习惯,就是浇完水的地上,放上凉席坐上去。因为如果贪图一时的凉快坐在地上了,湿气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
暑湿急性处理方法最后要跟大家讲一个特别实用的急性处理的方法。因为暑湿也有可能导致人晕厥,包括每年的夏天其实都有几起老年人,因为中暑了之后,救治不当去世的案例。老年人因为他的体质弱,所以在夏天的时候不要在正午的时候外出,尽量选择在早上或者是傍晚以后外出,如果说身体状况不佳的,要选择有同行的一个人员。
如果说家里有人发现了一些急性的中暑,比如说嘴唇开始发白、人开始流汗,或者不流汗,然后嗜睡、想吐、头晕或者拉肚子等等症状,可以用我们南方最常用的刮痧的方式,那大家刮的时候,就刮我们的脖子这个地方。
脖子两侧位置大椎穴位置就在我们脊椎的两侧,我们叫眼睛。然后还可以刮我们的大椎的这个位置,可以直接用手揪,如果是小孩子的话,可以用嘴巴去吮吸,如果要借用工具可以选择比如说勺子,只要是比较光滑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做刮痧。这个时候因为她身体内的湿热,在往上走,一定要给他出一个宣泄口。
刮完痧了之后,像中暑刮痧了之后就给他喝一点淡盐水,补充体内的电解质。现在天气还没有很炎热起来。也希望大家在夏天的时候,可以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健康。
-end-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