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307/6086180.html
昨天是8月7日,节气立秋。
立秋可以说是一年24节气中的大节气了,标志着夏去秋来,在这种季节交替的时刻,气候更迭对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所影响。
因此,在立秋节气,99%的中老年人都知道,立秋养生要健脾祛湿,却不知,这个才是立秋养生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防中暑!
为什么要防中暑呢?因为关乎生命之忧。
如果不对“秋天防中暑”引起重视,可能就会产生类似的悲剧:
据中国新闻网年8月6日报道:镇江一名年仅27岁的小伙,因热射病(中暑),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海外网年8月6日报道,虽然将近立秋,但日本近期因为中暑而住院的人数,高达1万人,57人因中暑死亡!中暑住院的人群中,65岁以上人占54.3%。
秋天中阴暑
中暑有阴、阳之分。
我们常说的中暑大多数是指阳暑,阳光下暴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
而阴暑则多发在秋天和冬天的时候,由一些不当的解暑方式引起,如汗后冲凉、贪凉饮冷、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等。
通俗的讲,就是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我们人体的毛孔张开,如果突然开始吹空调等进行冷刺激,会导致毛孔瞬间闭塞,让我们身体短时间内调节不过来,继而会出现“中阴暑”。
1患阴暑易头痛呕吐阴暑的症状跟感冒很相似,一旦患上,常常会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呕吐、腹泻等。
2中老年最易患阴暑中阳暑的人,一般是建筑工人、环卫工等等这类在高温下工作的人群,我们中老年人只要不在高温时段出门,一般是不会中阳暑。
但阴暑就不一样了,老人、儿童、体弱及患有宿疾之人,常因抵抗力差,不耐寒热,很容易发此病,尤其需要重点防护!
秋天防阴暑
我们对中暑的预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对阴暑证的认识却往往不足,大部分人还都是第一次听说。
因此,下面这些预防阴暑的方法,为了自己的健康,大家一定要收藏+记牢。
1空调控制在26度立秋是夏天和秋天的过度节气,此时的天气依旧炎热且潮湿,因此,我们在解暑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保护好体内的阳气。
晚上在使用电风扇和空调的时候,不要对着头吹,室内温度保持在26度以上,要保证室内外温差勿超过5℃,更不要在晚上的时候去外面露营。
如果一整天都在空调房内,一定要多起身走动,活动筋骨,适当开展户外活动。
2不吃进过冰箱的食物因为中老年人和儿童的脾胃虚弱,特别容易受损。
因此防阴暑时,我们要少吃进过冰箱的食物,最好是不吃;不要过度吃生冷食物,比如冷饮、冰棒、西瓜等寒性食物。
3不洗冷水澡夏天炎热,到家时往往都是一身大汗,此时要千万注意,不要马上用冷水洗澡、洗脸、洗手足,稍作休息后再冲洗。
立秋养生汤
三伏天是生湿第一季。过一个夏天,身体如果受“湿”所害,会产生很多废水。
那些身体利用不了的水,黑化的水,如果没能及时排出去,它就会在体内乱窜作妖,窜到腿上会水肿,窜到皮肤上会长湿疹,窜到头上会头晕……
我们今天就喝个清废水清肺的立秋汤。
而《千金月令》里记:“立秋日,取赤小豆,男女各吞7粒,令人终岁无病。”
其中所说的赤小豆,能利水消种,解毒排脓、利水湿。所以咱们的立秋汤,要加一些赤小豆是最好。
立秋汤:冬瓜赤小豆汤
1材料赤小豆:两把
扇骨:适量
冬瓜:适量
胡萝卜:1根
陈皮:1片
2做法1、赤小豆洗净,提前泡发2小时;
2、扇骨焯水;
3、胡萝卜去皮切块,冬瓜连皮切大块;
4、陈皮用温水泡软,轻轻刮去瓤,留皮备用;
5、除冬瓜外,所有材料入汤锅,开启2小时炖汤模式;
6、煲了一小时后,再加入冬瓜;
7、煲好,撒点盐调味即可。
3功效补脾、利水、消肿,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赤小豆性偏寒,脾胃虚中焦寒湿的人,单纯吃赤小豆薏米水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会越喝身子越重。
所以我们用老广东的方法煲汤,这个汤里生姜是一定不能少的,陈皮温中,而且加了扇骨这些养阴的食物,以防气血虚的人利水太过,伤了津血。
作为健康享老理念的倡导者,九九维康将坚决拥护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的规划纲要,严格执行纲要中关于大健康养老产业的要求,规范自身的行业操守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体系,一切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核心,一切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标准,坚守公司发展理念,砥砺前行,绽放未来!
图文编辑自网络,版权归九九维康
转载仅做分享交流,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END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