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所以然空净有了,新风也有了,我们

北京湿疹的医院 http://health.zgny.com.cn/b/b8/m/12991.html

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发布以下的内容,主要是由于每年的下半年都是雾霾比较严重的时候,也是空气净化器与新风机的销售高峰期。

希望与大家分享我使用过多款空净设备与新风机后的一些感受,希望能够在你选购空气净化类产品时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体感舒适度的困惑

当我们家里安装了新风机,使得PM2.5得到改善(数值为0),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也在合理范围,甲醛净化效果也不错时,为什么在室内还是感觉不舒服呢?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了很久,也体验了很久,测试了很久......

  

下面我用科学理论来说明一下会造成不舒服感觉的原因--体感舒适度。这里重点说的是室内的体感舒适度。

  

体感舒适度是指人体感觉到的环境温湿度、风速大小、日照(光)、空气中气压的高低、空气中异味(灰尘、油烟)的多少,以及生活噪音的大小来决定的。是一种综合性质的感受。

  

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体感。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的身体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体感温度”,体感温度实际上就是人通过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一种感受。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

  

气温

  

天气预报的温度是空旷通风距地面1.5米高处百叶箱中的温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

但气温高低可以作为人体冷暖感受的一个参数,这也正是空气温度与体感温度的区别所在。

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体感温度是指人感觉到冷热的温度感觉,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人体皮肤温度。

室内气温多少度人体感觉最舒适呢?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冬天80%的人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为17℃到19.2℃。

当室内空气温度为18℃时,一半人坐着时会感到冷;温度低于12℃时,80%的人坐着时感到冷,而且有人冷得难受,活动着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冷。

  

湿度

  

人们的体感温度除受气温直接影响,还与相对湿度有关,因此有“干冷”和“湿冷”之分。

相同气温下,“湿冷”更让人觉得寒冷,这是因为潮湿空气热传导率远远大于干燥空气,人体温度会很快散发出去,保暖性就差。

随着空气湿度降低,冷空气带来干燥北风,使得空气越来越干,衣服保暖性能就好。

  

空气中能够容纳多少水分,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分越多。空气中相对湿度越高,人体汗液蒸发越慢,吸收的热量越少,人的感觉就倾向于热和温暖。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湿度偏低,也就总给人一种特别寒冷的感觉。所以,当冬季空气湿度偏小(低于50%)时,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实际上也就提高了人们的“感觉温度”和舒适度。

比如,冬天室内开热空调,可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或放置一盆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当然,也可以通过加湿器,直接向空气中喷入水雾,短时间内便可提高湿度。这里建议使用蒸馏水。

  

风在体感温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增强体表皮肤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

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对流换热而施热于人体,

另一方面却增强了蒸发,提高了人体散热效率,所以在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人体感到干热的同时,也有一种清爽的体感。

反之,当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加快,散热效率也提高,所以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体感温度较低),无风时则不是太冷(体感温度较高)。

  

例如,在气温30℃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

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

  

日照

除了风和湿度的影响外,日射(日照)及气压对人的体感温度也有影响,一般来说,夏季日照强、气压低时,体感温度会偏高,会感觉不太舒服。

同时,一些非气象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体感温度,比如当空气没什么污染时,空气清新,夏季体感温度就会偏低一些,人体就会感觉更舒适。

夏季穿衣的颜色和质料也能直接影响体感温度。从客观上说,衣服颜色影响对温度的吸收和反射,比如白色或浅色;衣服质料影响衣服里的空气流通(即“衣服小气候”)。

 

??????异味(油烟、灰尘)??????

房间的异味有几种来源的:

  

1、空气净化器、空调滤网的霉味;

2、居室内的衣箱、壁橱、抽屉常常会散发霉味;

3、厨房里的油烟味、饭菜混合味;

4、油漆味道;

5、绿植的花肥臭味;

6、卫生间的臭味;

  

这里我把空气净化器、空调滤网的霉味放到第一位是有原因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家对室内空气质量   

再来说说厨房的油烟。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相信每家每户中都有一位或几位每天掌勺的“大厨”吧。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同于国外,中国人炒菜喜欢放油,有时还会多放油。那么势必就会在炒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油烟。当然有些人会说我家有油烟机,不怕。

我要说的恰恰不是油烟机,而是公共烟道和止逆阀。炒菜的油烟会通过油烟机被吸到公共烟道中排出。

如果你家油烟机使用的止逆阀老化或是不合格产品的话,这些处在公共烟道中的油烟,就会倒灌进你家。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在家中闻到别人家炒菜味道的经历吧。这就是油烟倒灌的最有利的证据。

  

我还想再聊聊灰尘问题,这里我更愿意把灰尘称为PM10。南方的小伙伴们可能没有这方面经历,北方尤其是几大重工业地区的都应该感受过。

前面说霉菌时提到春夏两季很少有人在家中开空气净化器或新风机,我相信春夏两季绝大多数家庭还是会采用传统开窗通风的方式进行换气,

此时室外空气大多通过开窗换气或由窗户及门的缝隙不经过过滤处理泄漏进入室内,进入室内后空气流动面积增大,空气的速度立刻降低接近于零,大颗粒的污染物就会逐渐沉淀落到各种表面。

这就是为何多日未打开的房间内会积累大量灰尘的原因。源源不断的污染物进入房间,房间就变成了一个物理的空气除尘室,当人们进入室内,在行走过程中自然会扬起室内的污染物,使其重新进入空气,而被人吸入肺中。

  

噪音

  

生活噪音,按照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

  

1、室外噪音:各种虫鸣、叫卖声、汽车行驶发动机的声音以及轮胎和地面摩擦的声音、各种广场舞等;

  

2、室内噪音:电视音响、空调以及风扇扇叶发出的声音、空气净化器以及新风机发出的声音、各种检测仪器的声音(好吧,我最多)、电冰箱压缩机、油烟机、洗衣机等。

  

国家对于噪音标准也有着明确的划分与规定:

  

1、GB-《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dB(A))

  

1)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

  

2)各类标准适用区域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

  

3)昼间、夜间的时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当地习惯和季节变化划定。(北京地区为白天6:00-21:59,夜晚22:00-5:59)

  

4)标准规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测量位置在居住窗外或厂界外1米处。一般地,室外环境噪声通过打开的窗户传入室内大致比室内低10dB。

  

2、GB-《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如排气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分贝,夜间偶然突发的噪声(如短促鸣笛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分贝。

  

3、GB/T.1-《声学——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

  

4、GBJ-《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室内安静程度的要求

  

这里我提一下卧室夜间的噪音标准,按照上述GBJ-《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室内安静程度的要求,应该是≤30分贝。

拿空净或新风机举例,出风量与噪音是成正比的,越大风量越快速的净化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噪音。

空净或新风机多自带睡眠模式,睡眠模式下,噪音分贝是下来了,但同样净化效果也下来了。

这也就给厂家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能不能在降低噪音的同时,尽可能高的提升净化效果。

  

另外,结合上面提到的灰尘与噪音,我们试想一个场景:你家楼房的一面临街,又赶上的时间节点,夏末秋初气温不是很高

。此时你想要开窗通风换气,但树上知了的叫声、商铺的叫卖声、以及汽车鸣笛声,再加上修路带来的大量灰尘,让你不得不放弃这一念头。

那么有没有既可以隔音(隔绝室外噪音,室内噪音低于30分贝),又能不让灰尘进屋,还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方法呢?

  

除上述,体感舒适度还与人的肤色、年龄有关。

  

肤色

体感温度还会因肤色的不同而有异。肤色深的人由于皮肤含色素深,可以减少太阳紫外线的入侵,因此其耐高温的能力较强,体感温度较肤色浅的人低。

  

年龄

老年人由于血管渐渐老化,扩张性能变差,抗高温的能力降低,其体感温度就较年轻人高。

  

第二部分:解决体感舒适度要依靠新风+空调

  

前面针对体感舒适度涉及到的几大要素进行了说明,那么接下来谈谈如何做才能解决体感舒适度。

  

1、解决体感舒适度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解决温湿度。

对体感舒适度影响最大的其实也正是温度和湿度。当室内的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由于散温不良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速,甚至出现头晕等症状;

温度过低时,又会使人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和呼吸减慢,皮肤过紧,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抵抗力下降。那么如何调节适当的温湿度才是最好的呢?

医疗气象上把人的体感分为7个等级来评价室内温湿度是否适宜。分别是:舒适、稍暖、暖、热、稍凉、凉、冷。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最适宜人的温湿度是:

夏天温度23℃-28,湿度30%-60%;

冬天温度18℃-25℃,湿度30%-80%。

在此范围内人们感觉舒适的占95%以上。

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为40%-50%,人体感觉最舒适,

而室内温度在18℃-20℃,湿度为40%-60%时,人的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最高。

  

借用

生命时报的几张图补充一些咱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最佳舒适度:

  

再说湿度,夏天室内湿度大时,抑制人体蒸发散热,使人体感到不舒适;冬天湿度过大时,会加速热传导而使人觉得寒冷。

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而感到口干舌燥,并易感冒。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适宜的相对湿度上限值不超过80%,下限值不低于30%。

  

实际操作中,检测室内温湿度的工具还真不少。室内温度湿度计就是不错的选择。

  

温度可以借由家中的空调来进行调节。中央空调送风柔和,舒适度要高于壁挂(或柜式)空调。湿度低(干燥),可以用加湿器进行补充;湿度高,则可以用除湿机使空气变得干燥一些。

  

2、室内的风,除窗口吹进来的外,其余都是由家电产生的。如电风扇、空调、空气净化器以及新风机。

  

GB《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不同类型建筑机械通风各类风口的推荐风速如下(基于噪声控制):

图书馆、播音录音室、手术室电视录像室等:≤2.5m/s

居住区、公寓寝室、医院病房、私人办公室等:≤3.0m/s

银行、剧场、教室、饭店、商店、一般办公室等:≤5.0m/s

舞台、厨房、工厂、体育馆、仓库、百货公司等:≤7.5m/s

不同建筑风管的推荐风速如下(噪声要求低或人员不经常经过和停留时可适当增大):

住宅建筑:风管干管:3.5~4.5m/s;风管支管:3.0m/s

公共建筑:风管干管:5.0~6.5m/s;风管支管:3.0~4.5m/s

工厂类:风管干管:6.0~9.0m/s;风管支管:4.0~5.0m/s

3、光照,没什么好说的,多晒太阳多补钙吧。如果怕晒,就拉窗帘吧,哈哈。

4、解决室内异味的重器,就要依靠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了。

以装修异味为例,新风系统可以将装修造成的各种有害气体和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高效净化后送入室内,

24小时不间断进行置换,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新装修的房间再无难闻气味,获得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

  

厨房油烟倒灌的问题,解决起来就比较麻烦,首先你得选择好一些的油烟机,还要选择大品牌的止逆阀,以及玻璃胶、发泡胶等密封性较好的胶。当眼重点需要关闭厨房向客厅的门,保证客厅里适当的正压。

  

检查厨房油烟是否有倒灌现象,最检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鼻子闻,尤其到了饭点儿,去厨房使劲闻。这样你就能知道邻居家吃什么了,哈......除鼻子外,还可以用PM2.5检测仪来进行检测,其实一切的异味,都可以划分到PM2.5里面。

推荐PM2.5检测仪如下:

  

空气堡公司出品的EMO,独立检测PM2.5之利器!

  

如果你不满足于单纯检测PM2.5的话,别急,还有其他款进行推荐:

  

墨迹天气出品的空气果1S以及威果公司出品的空气电台,都是比较全面的检测仪,不仅能检测PM2.5,还可以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温湿度、以及TVOC。

  

上述三种检测设备的外型各异,但也还算中规中矩。听说最近出了一款Air-DragonTracker随身检测仪。可以针对PM2.5、等效二氧化碳、TVOC、以及甲醛进行检测。

而且造型有别于上面提到的所有产品,这个“萌宠”的个头跟一个笔帽差不多,可以非常方便的随身携带。

  

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公司出的其他品牌的检测仪,这里我就不一一进行推荐了。只希望大家在选择检测仪的时候,尽量多问一些,多了解一些。因为检测仪,尤其是传感器行业,可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哦!

  

灰尘(PM10)因为进入室内会急速沉降,掉在地上很难再回到空气中。所以是空气净化器无法解决的。需要通过新风系统从源头处理。

  

5、噪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a、房屋装修时,请尽量使用隔音材料,不仅可以防止室外噪音侵扰,还可以阻止室内噪音侵扰邻居。那句说怎么说来着?

你喊啊,你到是喊啊,你就是喊破喉咙也不有人来救你的......让我们放心大胆的做羞羞的事情吧。

  

b、家中尤其是卧室安装的新风系统,噪音一定要严格控制在30分贝左右,最好能低于30分贝。因为经过专业仪器测量,夜晚安静环境的分贝在30左右。高于30分贝就会扰人休息了。

  

上述4点中,除温湿度我建议使用空调外,其他3点,我都提到了新风系统。没错,新风系统+空调,才是解决体感舒适度的最佳配置组合!

不过想屋内每个房间的体感舒适度都非常好的话,绝不仅仅是安装一台窗式或壁挂式新风机能够解决的。而必须是一整套的舒适家居系统。请注意是一套系统,这套系统应该包括:

  

1、管道新风+中央空调;

2、管道新风+壁挂(柜式)空调;

3、壁挂新风+中央空调;

4、壁挂新风+壁挂(柜式)空调;

5、窗式新风+中央空调;

6、窗式新风+壁挂(柜式)空调

  

管道新风适合尚待装修的毛坯房,多采用地送风、顶回风的方式。一台管道新风可以让屋内每个房间,结合中央空调,简直是绝配!

  

壁挂新风适合已经装修好的房屋,多是顶部送出,底部回风的方式。不过一台壁挂要照顾到每个房间的各个角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同房屋的建筑格局与密封度都会影响到壁挂的净化效果。所以一般都会建议在每个房间单独安装一台壁挂已达到最佳净化效果。比如卧室一般推荐安装风量的,客厅则推荐安装风量的。

  

而窗式新风则适合一些不想在墙壁打孔、净化面积30平米左右且房间中有较多窗户的用户。不管你是平门窗、推拉窗、折叠窗、转窗、上悬窗、下悬窗、中悬窗、立转窗、百叶窗全部通吃。并且具有安装拆卸简单等特点。

  

另外,新风机的安装,其实真的是需要由专业设计团队或工程师来根据房屋不同格局量身打造的。在什么地方安装新风机,在什么地方设置出风口、在什么地方打回风孔都是有讲究的。

决不能是由卖场的空调安装师傅上门进行安装的。否则就发挥不了新风机的最大净化效果。(窗式新风机除外)

  

本来想好好写一下新风机的安装,结果前几天看到一篇已经写好的非常全面的文章,整篇搬过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新风系统安装之前,需要对房屋整体进行充分考察,并结合具体需求,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下一步则是进行实际的安装,设计图绘制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兰舍新风就来解析一下新风系统安装方案制定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新风机位置

  

考虑到噪音、日常维护、吊顶高度等问题,新风机建议设计在卫生间、厨房等远离卧室、客厅,并且不易影响吊顶高度的区域。

  

二、风口设置

  

由于厨卫为家庭当中的污染区,因而此处不建议设置送风口和排风口,避免增加新风机负担,或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同一屋内的送风口和排风口宜设置于对角线位置,避免距离过近造成短路。

  

三、风阻与风量控制

  

从进风口到主机之间,1米以内不可转弯或开新风口,否则容易影响风速。管道不宜过长,控制转角数量,避免影响末端风量。为避免出现偏差,应预先进行细致的风量计算。

四、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从网上淘新风系统,自己对安装方案进行DIY不可取。室内空气布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专门的设计人员进行细致的考察、了解和判断才可设计出一套可行、完善的设计方案,非专业人员设计易造成气流不通、风量小、噪音大乃至损耗新风机寿命等问题,得不偿失。所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是更好的选择。

(这部分《新风系统方案设计注意事项》是由兰舍新风   

并且一套好的新风系统,是要敢于和用户签署协定,达到用户期许净化效果的。而不单单是一锤子买卖。

在互联网行业流行着一句话:硬件免费,我们卖的服务。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风行业。截止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一家新风企业能做到买滤网送新风机,

能够做到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协助用户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更少见新风企业给用户致电告知何时该更换滤网。总之,服务是无止境的,服务做的好,就不愁没有口碑相传。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这几年使用了多款空气净化器、新风机后的感受。也是我对如何才能在室内感到舒适的一个归纳性的总结。

我不求大家通过阅读上述内容能够学到些什么,舒适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体感舒适度也是一个大话题,如果详谈起来还能写更多更多的内容。

希望仅以上述内容作为开篇,大家能够生活的越来越舒适!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精选阅读

PokemanGo的前世

手环做成了手铐

3年前的众筹笑话

鳄鱼皮笔记本

跟拍无人机

平衡车安全么

花样玩无人机

DIY现实版X战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cs/7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