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911/4694654.html
中暑是夏天高温天气下的常见病,主要症状有头昏头晕、脸红、口渴等等,严重了甚至会直接晕倒。
今年广东反常的降雨减少,随着气温的上升,中暑的人又多了起来。那明晃晃的刺眼日头,看一眼都觉得怕了怕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同样的高温环境下,也并非人人都中暑,那么
什么样的人容易中暑呢?
容易上火、口腔溃疡,或者眼白容易红,或者脾气急躁易怒,发怒时面部容易涨红的,以及经常熬夜,嗜食辛辣,整天喝啤酒撸烤串等的,中暑的几率相对较高。
中医认为,容易上火的人,多数是因为人体的胃火不降或者胆火不降导致的。而胃火不降、胆火不降,根柢原因在于湿气重、脾胃虚弱。
湿气重,脾胃虚弱,脾的运化不利,也就是中医上讲的“脾不升”,脾胃是一对循环体,脾不升胃就不降,胃火不降。
湿气重,肝胆气机郁滞,升降不利,对于胆来说就是胆火郁而不下行,这就是胆火不降。
那么,当夏天来临时,外界暑湿侵扰人体,困阻脾胃,暑热又容易耗伤正气,这对于本身就湿重、脾胃虚弱的人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相比较脾胃强健的人来说,更容易中暑。
追根究底,原来中暑最喜欢的是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
而且往往这类人,在一进入夏天时,就容易出现身体倦怠,四肢乏力,精神不振,嗜睡嗜卧,胃口差,头晕心烦,胸闷,恶心,失眠多梦,出虚汗,或有低微发热等症状。过去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疰夏,又叫做苦夏,并把它作为中暑的先兆。所以在夏天容易出现以上情况的朋友,就要格外当心,做好防暑准备。
如何防治中暑?
中暑发病过程比较快,但是也不是瞬间发生的,有一个逐渐的过程。最开始可能是出现头昏等一些症状,若没有及时防护缓解,病情发展,口渴的症状就会凸显出来,同时思维语言都会不顺畅,继续加重,甚至会晕倒休克,失去自救能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说中暑可大可小,要引起重视。
1、养生、调养防中暑
既然知道了身体湿重、脾胃弱的人更容易中暑,那么有这类情况的朋友,平时就要先把身体调理起来,合理饮食,
多增加一些健脾利湿的食材,如土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忌食冰冻食品和饮料,很热气的食物少食或者适食,坚持户外运动,找专业的医生处方用药来健脾益胃,补阳除湿等等,把自己的脾胃强健起来,就不怕暑气的侵袭。
2、避开高温时段,适当户外运动
避开温度最高的时候,在身体能接受的情况下,适当做户外运动,出一身透汗,对强健脾胃、排出体内湿气大有帮助。
很多人因为怕中暑,就整天躲在空调房,不运动也不出汗。反而这样的人,在进入到高温环境后更容易中暑。
3、随身携带防暑饮料和药品
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或者久呆的朋友,身边要带好水,另外比较推荐随身备些酸梅汤或者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酸梅汤消暑的效果非常好,而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是应对中暑的神药。
酸梅汤注意要喝常温的,不要喝冰的。脾胃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很多人以为夏天消暑就要喝冰水吃冷饮,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越是炎热的天,反而越是要喝温热的水,至少要喝常温的。冰冻的东西最伤脾胃阳气。
饮水的方式建议是小口慢饮,不要咕咚咕咚大口灌,这样不利于水的吸收,对身体健康和缓解中暑症状来说都是不利的。
另外需要注意,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内含有酒精,需要驾车的朋友请做好规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