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HOUXIATIAN邂逅夏天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
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
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热”
如果到了三伏天可怎么办?
年“三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7月11日至7月20日为10天;
中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20天;
末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10天。
众所周知,三伏天过不好,就很容易生病,在人体内留下病根,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想要身体好,三伏重在“防”和“养”!
三伏天防三邪一、防寒
夏季虽然天气热,但受到冰箱、空调等现代化家电的影响,我们所食所处都与寒凉脱离不了关系。长此以往,人体容易出现中气内虚,风寒易趁虚侵袭导致疾病,因此,大家应该尤为当心。
一是颈椎防凉: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二是喝水不要太快: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防止血容量突然增加给心脏造成负担,每次只喝~毫升即可,不要贪凉。
三是肠胃防凉: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大家平时要注意护好腹部,不穿露脐装、不打赤膊,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
二、防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
中医认为,夏季暑气盛行,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如果不及时补充津液,会出现高热、烦躁、头晕、头痛、胃口不佳,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
中暑者多为高温环境中工作的户外工作者,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
因此,大家平时在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太阳直接暴晒,赤膊烈日下工作,容易灼伤皮肤,也容易中暑。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最容易中暑的时间段,尽量减少外出。及时补水,少量多次,加强房间通风、降温。
三、防湿
夏季雨水多,湿气较盛,身体容易被湿邪趁虚而入。如果此时再吃生冷寒凉食物,容易造成脾胃失衡,最后导致湿气内生。
湿气在体内滞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皮炎湿疹、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甚至诱发关节炎等健康问题。
因此,三伏天里大家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可以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或除湿机以祛除湿气,出行时也尽量避免淋浴。另外,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过食寒凉或肥甘厚味之品。
三伏天适宜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冬病患者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三伏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所以,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间,养生要抓紧提上日程。中医讲:“血遇热则行,经遇热则通,寒遇热则温,湿遇热则散,风遇热则出,火遇热则解,痰遇热则化,虚遇热则壮。”夏季养生,宜做热敷,可以有效温肾壮阳、元气充足,驱寒除湿、温通经络。
三伏天减肥好时机伏天气温高、湿度大,令人浑身不舒服,此时对于两类胖人却是减肥的好时机。
中医看来,同为肥胖患者,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中医强调“春夏养阳”,脾虚湿阻和脾肾阳虚两种体质的肥胖人群,比较适合在伏天进行中医外治减肥,能起到比平时更好的效果。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期,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太热,我们的胃口不是很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物的摄入,如果再加上适量的运动,那么,我们摄入的能量会远远小于我们消耗的能量,制造热量缺口,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三伏天流汗排毒有利于减肥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人们若想健康地度过夏天,“就要让身体适度流汗,不流汗不健康,但过分出汗也不好,应适度为宜”。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调整人的体温及体液,同时也能够将人体内的废物排出,血液循环也更加通畅;其次,出汗令身体内部异常活跃,促使脂肪逐渐转化为热量,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