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谨防中暑防灾减灾小贴士九

高温天气

!

谨防中暑

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人为什么会中暑?哪些症状意味着中暑了?怎样预防中暑?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读。

为什么会中暑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后的症状

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等情况,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

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以出现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

怎样预防中暑

一、躲避烈日

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二、遮光防护

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身体强健的同学,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三、补充水分

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全国各地即将开启高温模式。同学们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谨防中暑或晒伤。运动过后要及时补充淡盐水,调节身体水盐平衡。

编辑:傅燕凝

监制:王茜晗审核:栾书多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10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