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什么意思夏天养生

北京湿疹诚信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507/8923468.html
本期导视

夏天最烦人的事情除了被蚊子咬之外,就是出汗了。气温高,就算站着不动,浑身冒汗的感觉也不好受。因此人们想方设法地让自己不出汗,频繁冲凉、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

但你知道吗?民间有俗语: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说的就是夏天出汗的那些事,那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咨询热线

--

01

“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

什么意思?

在老一辈人看来,如果在夏天不出汗,身体只怕是要生病了,到时候就该自己着急了。夏天暑热入侵,湿邪也重,若是不能通过出汗的方式排出体内的湿气,很容易带来关节、腰椎等方面的问题,对健康也是一种威胁。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内,抑制出汗,反而会伤身,导致人体对冷热温度变化不敏感,更容易出现中暑、免疫力低下、风寒感冒等问题。但夏天出汗,能够帮助人体调节体温,对身体健康却有惊人好处。

02

夏天出汗的惊人好处

千万别错过了

1、排毒防癌

出汗可以排毒防癌。研究数据显示:在汗液中可以检测到与尿液中浓度相当的重金属成分,有时浓度甚至比尿液更高。汗液是体内砷、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排出途径之一。

2、减脂和防止慢性病

出汗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促进脂肪分解,有一定的减脂作用。身体内、血管内的脂肪少了,自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也会减少。而且夏季细胞本身就比较活跃,此时加强运动,科学排汗,更有利于改善身体状况。

3、稳定血压

运动出汗有助于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运动出汗加快了血液的循环,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针对高血压,出汗也是一种很好的疗养方式。

4、保护骨骼

很多人上了年纪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这是因为体内钙质的流失。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运动出汗,出汗有助于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有利于钙质的保留,预防骨质疏松。

5、提高免疫力

研究发现,人体汗液中含有抗菌肽,该物质能有效抵抗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所以,适当出汗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能力。

03

炎炎夏日

“这样热着过”才能养生防病

老话儿讲“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那么应该怎样“热”着过夏天呢?

1、吹空调不如出出汗

古语有个说法,叫“冬不炉,夏不扇”。意思是说,冬天不要过分接近火炉,不然就会使阳气受到干扰。夏天不要一个劲儿的扇扇子,应让身体自然排汗。人本身就要是顺应天时,夏天就要体验炎热的考验,让身体多出出汗。

2、喝冷饮不如喝热茶

有这样一句话,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让她喝一杯冷饮。

炎热夏天喝凉茶、冷饮确实感觉很舒服,但如此做最伤脾胃。特别是一些本身就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喝了冷饮之后会更加难受。

而夏天多喝热水、热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排汗散热。

3、凉水冲澡不如热水泡脚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夏天,全身毛孔处于打开状态,这时立即冲凉,寒湿之气就会侵袭人体,导致风寒湿邪。

而夏季用热水泡脚,不仅能预防脚部疾病、祛除暑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但要注意,水温以40℃-45℃,温暖舒适为宜。

4、吃凉菜不如泡生姜水

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季暑湿重,很多人贪凉也会带来毛孔闭塞,加重寒湿的问题。

而经常喝一些红枣姜茶或者醋泡姜,不仅能促进身体发汗、散湿,还能能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5、待在空调屋不如晒太阳

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天灸”,也就是老天给做艾灸。它属于中医里的“温补之法”,没有任何副作用,适合所有人。

夏天可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晒晒太阳,让阳光温煦后背,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身补阳、调理五脏气血的作用。

注意晒太阳的时候身边带个水杯,及时补充水分。也不要让阳光直射背部,即将后背朝向阳光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出汗虽好,并不是越多越好!出汗过多很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所以出汗一定要适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还在凉着过的您,该醒一醒了!

备注:节目音频来源于广播!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路护航,护您一生平安!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拨打--,也可以添加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10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