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

从夏至到今天为止,我们胶东老家这边也就只有前天和昨天这两天,温度达到了30度以上,昨天我看了一下温度表,最高温度是三十三度这两天是今年温度最高最热的日子了。昨天晚上下了雷阵雨,今天一天的最低温度是24度,最高温度是32度,比去年的同期温度还是差了几度。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的最高温度是三十七八度,待在家里还可以顺畅呼吸,只要一出门,立马感觉有一股热浪包围着你,闷热的让人透不过气。

我还清晰的记得去年7月底的一天,我有个亲戚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因为在室外作业,又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天气太热有些中暑,快中午的时候,来到了我们家里。我看她脸色蜡黄,赶紧给她倒了杯水,打开空调,让她在卧室里休息。到半下午的时候,她才好一些,跟我说可能是气温太高热的头发昏,还有些恶心,离自己家太远,就跑到我们家里来了。而今年整个夏天气温一直不超过30度,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在今年是不会发生的。

为什么今年暑期一直没有往年那么酷热?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去年冬天的暖冬,造成了今年夏季温度偏低,因为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是自然规律,也是农村人都明白的常识。其实关于早立秋和晚立秋我是听说过两种说法的。第一种区分早晚立秋,是按照一天内的时间来区分的,上午立秋的话就属于早立秋,如果是下午和晚上立秋就属于晚立秋。

其实这是因为地球和太阳相对位置确定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总共公转度,每15度便是一个节气,因为公转速度是可以测量的,所以也就不难精确到具体的上午还是下午啦。

第二种说法就是看农历和阳历的月份。早立秋凉飕飕,六月就立秋的话,七月自然会凉爽很多,虽说这种适宜的天气对于人们来说更加舒适,不像原来那么燥热难耐,但对于农作物来说就没有那么友善了。因为早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天气自然会缩短,毕竟立秋之后天气也会随之变化,温度自然而然就低了下来,但是低温并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就水果而言,低温意味着水果需要进行更多的新陈代谢维持自身温度,保证良好生长,这样就会很大的消耗自身的糖分和能量来保证自身的适宜温度,不利于糖分的积累。体内的糖份都用来抵抗低温,自然成熟以后的水果也不会甜不会饱满。然而晚立秋就意味着从立夏以后到立秋之间夏季持续的时间就会更长,这样一来高温天气的天数也会更久,这就是为什么说晚立秋热死牛,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好的生活体验,但是对于农民和农作物来说却又是一个福音,高温天气越长越有利于农作物们的生长,这也不失为晚立秋的一个好处。

今年是早立秋,立秋后自然是不会太热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12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