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本周六中伏首日别忘继续冬

中伏是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进入中伏后,人体出汗多,消耗大,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很容易中暑,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7月22日是中伏的首日,已进行冬病夏治的患者,医院进行三伏贴等治疗。

一般来说,凡是在秋冬季或春初气候较寒冷的季节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均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但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以及怕冷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专家表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但是并不意味着错过时机就没有效果了。今年恰逢“闰二伏”,头伏为7月12日,中伏为7月22日和8月1日,末伏为8月11日。市民错过头伏,可以从二伏贴起,完成三贴,此外在整个“三伏”期间,间隔7—10天任选三个节点敷贴,也是可行的。“冬病夏治”方法很多,尤以穴位贴敷运用最多,如果市民错过了头伏治疗,在中伏可以顺延进行贴敷治疗。

“冬病夏治”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变异性咳嗽等。2、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腰椎病变、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等。3、虚寒导致的妇科病,如月经过少、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复发性流产等。4、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5、亚健康、亚虚体质的人群。6、下肢慢性缺血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及静脉炎等。?

中医专家提醒医院进行“冬病夏治”治疗,连续治疗三年效果更好。

赞赏

长按







































中科喜迎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医疗学术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1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