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真大七旬老伯ldquo疑似rd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见的诱因有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等。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少数患者可以无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此外还有神志障碍、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等各种表现。

70多岁的老季(化名)十多年前患上了高血压,这些年来一直在用药控制,血压控制得平稳。

几天前老季看到满山的竹笋,心理十分痒痒了。一大早便背起锄头上山挖了一篮子,回到家以后将竹笋进行处理晾晒,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老季心理美滋滋的。

中午过后,老季突然觉得有点胸痛胸闷气急。

“可能是因为天气比较闷热?”老季刚开始还没在意,没过多久,胸闷的症状更明显了,“我以为中暑了,就让老伴给我揪了一下,揪过之后是舒服了一些,可没过多久又开始了,而且疼痛持续的时间越来越久”老季立马给儿子打了电话。

19:44老季到达急诊室,医护人员根据老季的主诉,立即为他做了心电图等各项检查。

20:04老季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激活导管室。

20:38经过详细的术前谈话,老季进入导管室。医生发现老季的心脏前降支近段起血管完全闭塞,血流无法通过,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1:05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叶晓云团队为老季成功开通血管。

(手术前)(手术后)

手术结束后,老季调侃地说道“‘活’着的感觉正好”。

叶主任说像老季这样的情况并不特殊,对于有高血压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多变的天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冬天心血管疾病高发,因为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但在气温忽上忽下变化较大的时间段,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原本就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不容易控制。特别是一些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敏感性很高,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很容易发病。

叶主任提醒,别看已经立夏,但还没有达到真正气象学上的夏天,多变的天气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时还是种考验。

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

一定要高度重视

1

突然的胸闷、胸痛症状

2

气急、气短、大汗淋漓

3

头晕、呕吐

4

牙痛、胃痛、肩膀痛等也要重视,医院就诊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关键要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心肌细胞一旦缺血受损,是不可逆的。对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叶晓云主任说,发生胸闷、胸痛等症状,第一时间拨打。

很多人认为等待救护车会耽误治疗时间,不如自医院更快,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如果患者医院的路上病情加重,身边又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我们的急救车上都配备有心电图机、多功能监护设备、便携式除颤仪、移动供氧装置、人工气道建立设备,以及各类抢救药物等,经过专业化培训的急救人员会在急救车上为患者做心电图,医院胸痛中心(兰溪市胸痛中医院城西院区),得到实时的指导和及时的后续救治准备。如在急救车上心电图初步诊断有心梗可能,一定要求就近转运到有急诊冠医院(医院是我市医院)进行救治。

“根据国家胸痛中心建设医院大门到完成血管开通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面对这样的病人时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医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有能力达到国家级胸痛中心建设的标准。”叶晓云主任说。

(医院导管室)

50岁以上高危人群

建议每年体检时增加针对性检查

50岁以上的,又有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应该加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查。

建议增加项目

心脏B超

通过心脏B超可以看一下心脏的大小,室壁有无增厚,瓣膜是否存在问题,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颈动脉B超

颈动脉B超可以监控血管壁斑块的形成。

心脏CT

心脏CT的主要作用是判断心脏血管是否有堵塞、狭窄,有助于尽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心梗患者年轻化

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因

对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来说,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诱发心梗的重要因素。

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更容易猝死。因为年轻人多为首次发病,与老年人的长期有心肌缺血致反复心绞痛不同,不易引起重视;其次年轻人缺乏“心肌缺血预适应”(即反复多次的短暂心肌缺血可建立侧支循环具有保护作用,能提高心肌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年轻人发病前供应心肌冠状动脉血管的基础病变较轻,多为不稳定的软斑块,没有明显狭窄,因此心脏未能建立血管间的侧支循环,没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一旦血管完全闭塞血流中断,心肌梗死面积大,易致严重并发症。同时,年轻人自认为身体“健康”,即便出现早期胸部闷、痛症状也“不在乎”,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心梗的病人在发病后的一个小时内如果能够开通血管,平均的死亡率是1.6%,如果我们把时间延迟到2个小时,平均死亡率是2.1%,如果延长了6个小时,平均死亡率是6%,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早期时间是生命”的概念,这是单纯的死亡率。

最后小编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

规律运动,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膳食方面应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不吸烟,少喝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而一氧化碳也会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则可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则有助于早期干预心肌梗塞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防范年轻人心肌梗塞的发生。

本文指导老师:心血管内科叶晓云

文/陆妙妃

图/导管室倪珊珊

编辑/陆妙妃

审核/张伟艳

医院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yywlb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6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