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暑气难耐,多个地区出现连续多日的高温酷热天气,同时雷暴、台风频繁,也让户外作业显得更为难熬。
7月19日晚7点,虽然不是当天气温最高值,但室外温度仍然很高,在宁波市江北湾头路的一处施工现场,一名工人就因中暑从脚手架上跌落了下来,摔到玻璃平台上一动不动。
路人报警求助后,医护人员到场初步检查认为该名伤者有中暑症状,再加上跌落后身上有其他外伤,需送医治疗。到场施救的消防员也称:“天气太热了,那个玻璃平台上也很烫,大太阳晒了一天,站都站不住。”
炎炎盛夏,酷暑难耐,当前已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户外作业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施工现场环境温度高,加之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给工程施工安全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是施工事故的多发季节,施工作业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为确保夏季施工安全,结合高温季节施工安全风险和常见事故,小编为您总结了以下重点安全注意事项。
夏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合理安排上班时间,确保员工精神饱满。
在安排上班时间时,务必确保员工充分休息,并错开极易疲劳的时段,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人员作业时精神状态的检查,发现精神不好或状态不佳的员工时,必须及时制止。
2、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营造舒适环境。
积极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为生产现场提供清凉饮料。营造舒适环境,对不可避免的恶劣环境下作业合理布置和分批、分时轮换作业。
3、加强员工意识教育,提高劳保意识。
针对生产现场危险因素多、危害大的现象,必须强制要求所有员工规范穿戴长袖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劳保鞋、防护面罩、呼吸器防护用品等劳动防护用品,加强劳动保护安全意识教育和对现场员工佩带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章,及时制止。
4、广泛开展员工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员工安全知识。
(1)加强员工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的教育和培训,针对全体员工进行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普及宣传。
(2)树立员工“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坚决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3)要求所有人员务必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和不违反劳动纪律。
夏季施工安全风险防范
1、防暑降温
施工作业人员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紫外线较强,空气含氧量较少,长期施工,体内较缺水,很容易发生中暑。应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配发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品和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2)作业时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确实需要作业的,要准备好降温品,并限制作业时间。
(3)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通气和尽可能的遮阳。
(4)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平时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水分。
2、防触电
夏季是用电的高峰期,由于高温、雷电和多雨等季节因素容易导致电器绝缘程度降低,人员出汗等原因容易导致人体电阻率下降,往往是触电事故多发期。要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非持证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
(2)电气作业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作业时要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劳保用品,高空作业扎好安全带。
(3)定期对线路及电路进行检修,老化的电线电缆要及时更换,按规定对相应设备做好跨界片连接及接地装置。
(4)不准带电作业,不准乱接临时电线。如生产急需临时电源,必须由电工接线,并按规定架高和绝缘。
(5)电气人员做好日常巡检和交接班,雷雨天气要加强巡检,每班要对现场临时电源线检查一次;固定电源线路做好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
(6)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
(7)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严禁乱拉乱接电源,严禁私自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较大功率电器。
3、防火防爆
火灾爆炸事故是施工现场常见的事故,不但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设备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其后果不堪设想。夏季施工应做好以下防火防爆措施: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
(2)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齐全好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将火扑灭,若火势无法控制应迅速报火警。
(3)施工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域。
(4)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同时做好动火现场监护工作,实施全过程不间断监控。
(5)加强压力容器的防火防爆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监控,科学、准确地记录运行参数和指标,及时分析运行情况和解决异常情况。加强对安全阀、放空阀等安全附件的管理,确保安全好用。
(6)要加强食堂用电、用气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作和检查。
4、防雷击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击可能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损坏,造成大规模停电、停产,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特别是罐区、装车台、交换站等重点要害部位,可能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应做好以下措施,预防雷击伤害:
(1)建筑物、独立建筑物、罐区、易燃易爆区域应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经过防雷检测合格。
(2)雷雨季节前对储罐装设的呼吸阀和阻火器进行检测维修,对接地、法兰跨接片、静电接地报警器等防静电装置进行全面检查。
(3)打雷期间,停止一切室外作业,特别注意不得上金属容器和进行高处作业。
(4)在外遇雷雨时,要在屋顶下方稍有空间的房屋或金属房中躲避,如附近没有躲避的场所,应两脚合拢,尽可能站在不吸湿的材料上,不要站在高大单独的树木下。
(5)在雷雨天气要穿橡胶底鞋、关闭手机,不要靠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线周围20米以内,不要在泥浆池,水池附近停留。
(6)在室内,人体最好离开电线、灯头或无线电天线1.5米以外,尽量远离暖气管线、水管线、气管线等与外界相通的金属导体。
5、防高处坠落
夏季露天高处作业,由于天气炎热、雨天湿滑等原因,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高处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定专项施工方案。
(2)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系好安全带,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
(3)作业前检查装置平台,各类高架平台护栏要齐全、可靠,各间隙和漏洞要补全。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为赶工期随意加班加点,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或轮换作业的办法,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
6、防中毒
夏季天气炎热,有毒有害气体挥发、扩散速度加快,接触有毒气体岗位的操作人员很容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此外,夏季员工穿戴比较单薄,且容易出汗,有毒有害物质容易通过毛孔进入体内,造成中毒。应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加强相关工作岗位人员的个人保护意识,作业前观察风向,做好有毒气体中毒防护。
(2)检维修作业时,要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注意有伤口或伤口未愈的,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3)及时检查、治理现场的“跑冒滴漏”,保持现场环境质量。
(4)凡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研究制订施工方案,提出明确安全要求,制订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5)进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必须采取清洗、通风、取样分析、检测等措施,施工中按要求配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