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爱心日历

年一月

合理进补

小寒

冬月.廿二

寒凉之物

Happy

NewYear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

宜养肾;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阴”艾灸肾俞、涌泉、足三里对于养肾,保护脾肾有显著效果

壮腰健肾

大寒

腊月.初八

风邪寒凉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

此季节可润肺除恶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艾灸肺腧、大肠腧、中府并且清淡饮食可润肺保暖润燥。

年二月

多梳头

补阳气

清热解毒

立春

腊月廿二

吹风

刺激性食物

斗指寅;太阳黄经为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公历2月3-5日交节。

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立春水痘发病高,清热解毒是关键。

喝粥

健脾补肾

雨水

一月.初七

立即收起

冬衣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雨水来临湿气重,当心脾胃受伤害。“反了春,冻断筋”,“春天喝粥,胜似补药”

早春“捂一捂”,有量也有度,穿衣宜下厚上薄。

肝脾相利,养肝莫忘调脾胃。

补肾兼健脾,五更不再泻。

年三月

养护阳气

缓和运动

惊蛰

一月.廿四

过度操劳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肝区疼痛,眼睛干涩,困倦,头顶痛,咽干口苦,打嗝,腹泻,手脚抽筋等都与肝相关

背痛脚凉者,补足阳气以健身。多吃精白面,吃一些偏阳性的青椒,韭菜,蒜苗,葱头,豆芽等来养护我们的阳气。

春练宜从惊蛰始,缓和运动最健康。如走路,登山,慢跑,打太极等。

清补养肝

春分

二月.初八

房事太过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分防故疾复发。肝主青色,多吃青色食物。

春季眼病高发,调补肝肾是关键。春季少吃羊肉,牛肉,火锅。“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内热损耗肝血。推荐枸杞黑豆排骨汤。

春分时节,如何铲除精神分裂这个恶魔。常按合谷,太冲两穴

春分性欲旺,房事当有度。切记房中之事即能生人又能杀人

年四月

保暖

户外运动

清明节

二月.廿三

辛辣

甜腻性食物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04-06日交节。

阳春三月好踏青,过敏也来凑热闹。鼻炎多是由于肺气不足,寒气不出所致。肾阳不足,不会打很多喷嚏。脾为肺之母。脾肺虚弱,易致鼻炎,过敏。

清明高血压高发,调畅肝脏可减压。春气者,诸病在头。吃荠菜可养肝降血压。

女人味上身,提醒您该清热去火了。是肝经郁热引起的,可用鲜鸡冠花煎熬。少吃动物海鲜,多吃利湿的冬瓜,红豆,扁豆等。

清肺热

常按摩

谷雨

三月初九

暴饮暴食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三月百虫生,风热感冒也流行。感冒要辛凉解表,常用薄荷,菊花,还有牛蒡的时令菜。按摩大椎穴,风池穴,曲池,鱼际,合谷。

肝郁两肋痛,推搓两肋养护肝。按摩两肋,加上大椎,肩井,合谷,揉曲池穴。

莫走桃花运,谨防桃花癣伤身。“消风玉蓉散”药方。按摩鱼际,少商穴。

走出情绪低谷,与春季抑郁说再见。远眺,梳头,按摩十宣穴法。

年五月

养心入静

保持好情绪

立夏

三月.廿四

心火过旺

饮食没节制

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夏季心火旺,养心败火最安全。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泻心火。可吃苦瓜,芥蓝,荞麦,奶油生菜来防治。

三豆苡仁粥防疰夏,会吃保养精神足。

即绿豆,赤豆,黑大豆,加苡仁米,加少许粳米。

立夏起居养生,汤水先行防上火。“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上火的症状为面部潮红,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牙龈肿痛等。可喝酸梅汤,菊花茶。

除内热

除淫邪

小满

四月初十

易怒

情绪波动大

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公历5月20-22日交节。

小满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

夏季人体多内热,千金难买六月泻。内热是阴阳失衡,并非真的有热,分实热和虚热。“阴虚则内热”。平时多吃一些西瓜,梨,橙子,香蕉等寒性食物。

红豆薏米粥,除湿好帮手。湿分痰湿,寒湿,湿热。如果尚有一些粪便沾在马桶上没有冲下去,这就证明您体内湿气重,需要祛湿了。

情绪中暑的防治: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火大,爱发脾气。打坐调息,多聆听天籁之音。

年六月

午睡

勤消毒

注意卫生

芒种

四月.廿五

物品发霉

疾病传染

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公历6月05-07日交节。

中午眯一会,不怕“夏打盹”。20分钟到1小时。

防治空调病,多备藿香正气水。感冒了可用生姜红糖水发汗,空调病也可用。

芒种时节,防止传染病。五月为百毒之月,其中最毒的五种动物为毒蛇,蝎子,蜈蚣,守宫(壁虎),蛤蟆。少吃老鼠,蛇等野味。经常洗澡。多吃山药,薏米,茯苓等祛湿食物。

调理脾胃

消暑利湿

睡好子午觉

夏至

五月.十二

热中风

夏季气温高,三高老人警惕热中风来闹。可以吃些绿豆汤,新鲜蔬菜,水果,鱼,豆类,醋,山楂。对于中风,虚脱导致昏厥的,可掐合谷穴,百会穴和涌泉穴。

痱子恼人,消除暑热痱毒。用艾叶洗澡,用艾叶煮蛋。用食盐和苦瓜擦拭也有效果。

夏季清补:先清解,后补益。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南方有夏季秤人的习惯。夏季宜选用清补法养生,可以多吃点绿豆,薏米,小米等,消除湿热,补气生津。当然,为营养均衡,也适量吃些鱼,肉,蛋类,海鲜等食物。

睡觉一样有学问,夏日提倡“子午觉”。

年七月

养心

乐观心态

小暑

五月.二十八

过分贪凉

冷贪吃食

Happy

NewYear

斗指辛;太阳黄经为°。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谨防暑湿致水肿,健脾祛湿是关键。按摩丰隆穴祛痰和承山穴祛湿。祛湿食物,薏米,冬瓜,黑芝麻。

减苦增辛,夏季也要养肺气。苦瓜可以多吃,葱蒜等辛辣菜品可以多吃。还有香菜,韭菜,生姜,白萝卜,洋葱,油菜,芹菜,茴香,陈皮等。推荐青红萝卜猪肉汤消暑,加蜜枣。梨,葡萄,石榴可以补肺。笑也一种养肺的办法。

夏季多汗不正常,找心肾来帮忙。经常盗汗,心肾功能必出问题。按摩阴谷穴和肾俞穴。

避免宫寒对女性的伤害,切记夏天勿贪凉。少吃冷食,喝些红糖姜茶可以化解寒气。

清热补气

冬病夏治

大暑

六月.十三

食欲不振

暑湿

斗指丙;太阳黄经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厌食,多为脾胃受凉。“晨起三片姜,百病消灾殃”。推荐生姜红枣粥。

大暑,怎样远离阳暑。绿豆是清热的佳品。而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可起到益气的作用。刮痧是防治阳暑的方法。揉掐风池和太阳穴也可治疗中暑。

大暑,冬病夏治的好时机。艾炙关元穴、足三里、背俞穴可外散风寒。

暑期湿气重,当心起脚癣。多吃一些排毒又祛湿的食物,如黑豆,木瓜粥,豇豆赤豆粥,忌辛辣食物和烟酒。外治,可用醋水泡脚。大蒜汁擦拭也可。

年八月

食补祛湿

养脾胃

立秋

六月.廿九

阴暑

秋老虎

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推荐健脾药食——茯苓,但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小便过多者不宜食用。芡实、山药、豇豆、小米也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总之,从立秋到白露,以养护脾胃为主。

立秋胃口开,食补要讲究。贴秋膘。根据中医四季五补原则,秋要平补。平补,是补而不腻,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如鸭肉、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

立秋遭遇秋老虎,体弱须防中阴暑。暑热伤人,耗气伤阴。首先不要贪图寒凉,其次不能吃寒凉食物,此外,刮痧也是中暑的克星之一。

立秋养收,以顺应天地之气。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应秋之容平。

早睡早起

处暑

七月.十六

秋燥

辛辣食物

斗指戊;太阳黄经为°。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早卧早起,也鸡俱兴,科学睡眠防秋困。早点休息可以多藏精。晚上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凉。

处暑至,秋燥来,少辛增酸防秋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

口干舌燥,叩齿生津以去燥。“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眼明耳灵。”如果秋气肃杀犯肺引起咳嗽,可用干银耳加鸡蛋,加糖服用,宜于干咳无痰;

年九月

养阴

白露

八月.初一

贪食寒凉

暴露衣服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好汉经不住三泡稀。防止脾胃受凉,秋瓜坏肚。

秋天到,鼻炎闹,健鼻方法早知道。经常按摩鼻部。

薄衣御寒有讲究,秋冻应除足和头。“秋八月,乱穿衣”。春捂秋冻是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就是不要过快的加衣服。身热汗出,阴津伤耗。秋冻要有度,温度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通过低于10度时要添加衣服。头脚,肚脐等也应排除在秋冻之外。

莫让寒流梗住了血管,白露当防心血管病。出门注意保暖,多按摩血海穴,它是化瘀的穴位。多按摩内关穴,减轻心脏的压力。

护肺

保养肺阴

秋分

八月.十七

秋燥

寒凉

斗指已;太阳黄经为°。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秋燥分温凉,疗法大不同。从秋分开始,多属凉燥。可食两种食物:梨子,萝卜,但脾胃虚寒,体质虚弱者少食萝卜。菠菜和山药也有防燥功效。

燥咳来袭,如何让它走开。也分温燥和凉燥。舌苔是白的,说明体内寒重,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物;舌苔发黄,舌质红,说明内热较大,并有咽痛,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食物。可吃蒸大蒜水进行治疗。也可按摩太渊穴。

秋季大便“不便”,调肺即可治疗。介绍治疗便秘的润肺美食——银耳。还有梨,蜂蜜,冰糖,大米,莲子,百合等都具有调肺通便的功能。这些食物大多数是白色的。

皮肤干燥瘙痒,从护肺开始。皮肤病当从肺治。补水不一定解燥,还有气化的功能。选择一些具有润肺功能的食物,如梨,蜂蜜,冰糖,大米,莲子,百合。按摩曲池穴,三阴交,合谷穴,迎香。

年十月

出游

热水泡脚

保养头发

寒露

九月.初三

运动过度

过度悲伤

情绪过激

斗指甲;太阳黄经为°。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寒露不小心,寒从足下生——泡热水脚以暖足。晚饭后一小时后可以泡脚,不宜过早,水温42度左右。经常艾灸足三里和涌泉穴。

肩周炎来袭,如何给肩膀松绑。内因是肝肾亏损,气血衰落,外因是风寒入侵。可多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等驱寒功效的食物。还可喝一点酒,行气活血。可按摩合谷穴,肩井穴。

秋季燥气旺,莫让秀发去无踪。多吃鸡肝,猪肝,鲤鱼,桑椹等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食物。治疗脱发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重阳登高解秋郁,秋风送爽宜出游。按摩神门穴,太冲穴,内关穴。

进补

防寒保暖

霜降

九月.十八

着凉

气喘发作

斗指戌;太阳黄经为°。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中医认为,健脾最快的是山药,薏米粥,红枣,牛肉,四季豆,可常食这些东西。

哮喘“拉风箱”,御寒得健康。感冒的穴位预防法,就是按摩风池穴。少吃寒性食物,如冰水,冰啤酒,牛奶,生梨,西瓜,香蕉,菠菜等。

霜降寒邪盛,驱寒保暖有讲究。“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中医讲,寒冷是百病之源。步行是很好的运动,每天散步半小左右最好,每分钟70步左右。

霜降多胃病,暖胃散寒方法多。暖胃食物,如南瓜,胡萝卜,甘蓝,红薯等。还有花生,是十大长寿食物之一,每天食用不超过50克,带皮吃。经常按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

年十一月

进补

补肾精

养阴护阳

立冬

十月.初三

疟疾

乙脑

肠道传染

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补冬,南北进补各不同。先健脾胃,以防“虚不受补”。如淮山芡实瘦肉汤,花生黄豆煲猪脚。引补可在冬至前一个月进行,可选用芡实炖牛肉,红枣加花生仁加红糖炖服。

进补是对虚证的治疗方法,现代人真正的虚不多,失调更为严重。冬季应该多吃大白菜,适当吃些薯类,还有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

立冬后老年人要养阳护阳,预防突发病。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立冬过后暖背尤其重要,背不寒则全身不寒。

防寒健脾

清肠毒

小雪

十月.十八

情绪失控

斗指己;太阳黄经为°。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小雪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从而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艾灸可灸肾俞、涌泉、足三里可养肾,保护阳气。

年十二月

温补避寒

大雪

冬月.初四

暴饮暴食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中医认为,大雪时节,积雪冰封,万物闭藏,阳气潜伏,是人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但应注意养宜适度、养勿过偏。古曰“秋冬养阴”,阳虚患者,冬季温补阳气的同时,也应注重养阴,补充人体的阴精。阴精的充沛,也有利于阳气的生长。同时对冬不受补的人,要注意应在进补前先调理脾胃。

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艾灸涌泉、肾俞、肺腧可温补不受寒。

补肾填精

冬至

冬月.十八

剧烈运动

斗指子;太阳黄经为°。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黄帝内经》讲,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因此,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具体进补方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艾灸肾俞、至阳可保护阳气,藏住肾精。

HappyNewYear

爱力因新年送上祝福

开开心心幸幸福福

美美满满平平安安

健健康康甜甜蜜蜜

事事都顺顺当当

给您拜年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7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