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太神奇吃这几种食物竟然可以让宝

专家都说了“感冒没有特效药”!那么,爸妈可以用哪些方法,帮宝宝缓解症状?坊间流传许多老祖母家传的治感冒妙方,究竟有多少参考价值?让中医告诉你正确的观念↓↓↓↓

无论如何,以下方法仅能缓解一般感冒,如果宝贝生病了,我们还是建议先看医生哦,确定病情无大碍,再用食疗减轻感冒症状。

第一招黑糖姜汤

适用:风寒感冒初期

中医观点:在中药医典里,姜可说是“食用之药”,既可入肺、脾、胃经,杀菌力强,还能改善腹泻体质。姜中的姜辣素、姜油酮可发汗解表,驱走体内寒气,促进血液循环。在姜汤中添加黑糖,可补充热量、活血散寒,并缓和老姜发散的力道。

注意!如果孩子有喉痛、浓稠黄痰或发烧等发炎症状,则不宜食用,以免火上加油。

第二招盐烤橘子

适用:喉咙疼痛、咳嗽

中医观点:冬天是感冒盛行季节,也是橘子的产季。坊间常把橘子蒂头挖出一小洞,加一小撮盐巴,用铝箔纸包妥,连皮放入烤箱烤五分钟,据说可缓解感冒症状。中医认为,橘皮可化痰治咳,盐巴能清热杀菌,但只适合鼻子发痒、喉痛等症状刚开始的风热感冒。

注意!一旦出现拉肚子、流鼻水、头痛等风寒症状,就不适用了。

第三招川贝冰糖炖梨

适用:久咳不愈

中医观点:中医认为,川贝能润肺止咳,化痰散结。梨子则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镇静心脾的功效,对于咳嗽多日、喉咙积痰、体内热毒上升、口干舌燥有缓解之效。传统做法是,将梨顶削去四分之一当做盖子,挖出果核,塞入川贝粉及少许冰糖,再盖回顶部,隔水炖煮,再连同梨肉与汁液一起吃。

注意!梨子性寒,吃多伤脾胃、助阴湿。风寒、腹泻或感冒初期,都不适合吃。

第四招绿豆水

适用:喉痛消炎

中医观点:绿豆是夏天消暑食品,具有清热消暑、利尿消肿、润喉止渴的功效。民间常用绿豆煮水,缓和咽喉肿痛,或防止中暑、热毒引起的疮疖脓肿。

注意!绿豆虽是好食物,但性凉,脾胃虚寒的孩子不适合吃。

第五招葱豉汤

适用:畏寒发热、鼻塞头痛

中医观点:在厨房中,随手一拿就有抗病的好帮手:取三根葱的葱白和一小把淡豆豉,加三百CC的水,煮滚后转小火熬到剩一百CC,就是中医古籍记载的“葱豉汤”。葱可发汗解热、散寒、活血健胃,促进血液循环、解毒消肿。发酵的豆鼓则可补充蛋白质。

注意!如果孩子出现喉咙痛、流黄鼻涕等症状,葱姜蒜都不能用,以免加重病情。

第六招粥

适用:感冒期间

中医观点:热稀粥的发汗效果也不错,可健脾胃、补中气,是很好的感冒食疗。

清代名医王士雄提到“米汤可代蔘汤用”,因为粥容易消化吸收,还能迅速补充水分,具有暖胃、开胃、清肠等功效,是感冒食疗的极佳选择。

注意!粥水分较多,吃太多易稀释胃液,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第七招鸡汤

适用:感冒初期或平时保养

中医观点:老一辈的人都认为生病要喝鸡汤,中西皆然。鸡汤属于阳性食材,是高营养的食物,适用于瘦弱体质或手脚容易冰冷的孩子。冬、春季饮用,可以温热身体,有益健康。

注意!如果出现喉痛、黄痰、发烧等症状,就不适用,以免引邪入里。此外,腹泻型感冒也要忌口,饮食清淡有助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第八招杨桃

适用:喉痛口角炎

中医观点:杨桃富含维生素B1、B2、C等营养素,民间常将它切片,放置锅中蒸熟加盐,治疗声音沙哑、喉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杨桃可顺气润肺、去痰、保护气管、降血压、祛风热、生津止渴。除了缓解喉咙痛,杨桃也可用在口腔溃烂、咳嗽等症状。

注意!杨桃性稍寒,吃多易腹泻。此外,它富含钾质,肾功能不佳的孩子也要避免食用。

第九招白萝卜

适用:咳嗽痰多、喉咙肿痛

中医观点: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事实上,冬天盛产的白萝卜具顺气化痰、润肺止渴、消炎杀菌等功效,是天然的消炎药。常见做法是,白萝卜刨细丝加入麦芽搅拌,将渗出的生萝卜麦芽汁液加蜂蜜及适量温开水,稀释饮用。

注意!白萝卜性味凉,适用肺热型的喉痛咳嗽;体质虚寒、手脚冰冷的孩子,不宜多食。此外,由于掺有蜂蜜,一岁以下幼儿要避免食用,以免引发肉毒杆菌中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shue.com/zstp/7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